健康養身★常打電腦或是午休趴睡 壓迫神經恐引起肘隧道症候群

常打電腦或是午休趴睡 壓迫神經恐引起肘隧道症候群

【NOW健康 陳盈臻/新竹報導】劉同學對武俠小說十分著迷,今年過年期間,經常將雙手肘撐在桌上,拿著平板電子書閱讀,沉浸在刀光劍影的世界,有時一看就是好幾個小時,開學之後才感覺除了手肘到前臂的位置又麻又痛之外,無名指及小指也無力,就醫診為「肘隧道症候群」。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何宇淳指出,許多人在小時候都玩過「麻筋」的遊戲,同學們會以手指互彈手肘的內側,只要撞擊到正確位置,就可以讓整隻手瞬間又麻又痛又無力。


何宇淳說明,所謂麻筋指的是手肘內側的尺神經,控制著無名指及小指等靈活度,若因撞擊或長時間受壓迫,造成尺神經發炎,進而導致手肘麻痛、無名指和小指痠軟無力等症狀,稱為「肘隧道症候群」、「尺神經壓迫症候群」、「尺神經麻痺」。


常打電腦或是午休趴睡 壓迫神經恐引起肘隧道症候群

▲若因撞擊或長時間受壓迫,造成尺神經發炎,進而導致手肘麻痛、無名指和小指痠軟無力等症狀,稱為「肘隧道症候群」。(圖/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提供)


何宇淳指出,致病原因包括運動傷害、意外撞擊、跌倒、骨折,以及長期姿勢不良,都可以壓迫尺神經,導致其發炎,其中以姿勢不良最為常見,例如,打電腦、閱讀、趴著午休等,如果維持固定姿勢不動,就可能讓麻筋受傷。


在治療方面,初步確診以超音波影像檢查為主,可清楚觀察到神經及附近組織受傷狀況,另可透過動態檢查,在手肘動作下觀察神經滑動的情形。最後再以神經傳導檢查判斷神經受損的嚴重程度。


如果症狀輕微,只需要物理治療,透過改變姿勢,避免再壓迫到神經,很快就可痊癒。若是急性發炎,則需口服消炎藥或局部注射類固醇;當物理治療或藥物都無法緩解疼痛,且神經受損嚴重時,就必須考慮手術減壓治療。


目前以「超音波導引注射治療」為治療趨勢,何宇淳表示,透過超音波找出受傷的區域,判斷嚴重程度,定位應治療區域,在即時影像下導引針頭,進行神經解套和注射劑的導入治療。


常用的注射劑分為低濃的葡萄糖水或自體血小板血漿生長因子(PRP),藉此有效調控發炎反應、緩解疼痛,進而促進神經自我修復,就能大幅降低手術治療的機率。


何宇淳提醒,一旦出現上肢麻痛且無力、無法上舉時,就應就醫找出受傷的原因和部位,如果神經受傷發炎,必須盡速治療,否則時間拖得越久,就可能留下長期麻痛、肌肉萎縮等後遺症。


更多NOW健康報導
▸狗狗6歲等同人類幾歲? 最新研究:相當人類60歲
▸密封或真空室溫能保鮮? 專家:未高溫殺菌都要放冰箱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胃食道逆流恐釀食道癌? 「巴瑞特氏食道」是警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詩茜/新北報導】9月28日為世界狂犬病日,新北市政府動保處為提高狂犬病疫苗注射率,在土城綜合體育場寵物公園辦理疫苗注射快閃活動,方便民眾遛狗之餘亦幫毛寶貝做好防疫,並陸續於綠寶石公園、中和四號公園、林口松柏公園等寵物公園辦理32場巡迴注射,另民眾可至簽約動物醫院享110元疫苗優惠,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在台灣,乳癌位居女性十大癌症第一位,治療上,最常見為外科切除手術輔以放射線治療或化學藥物治療,近年來也有非侵入高能聚焦超音波消融術,也就是海扶刀,但仍有長時間手術造成燒傷等風險。為幫助更多乳癌病患,國家衛生研究院生醫工程與奈米醫學研究所陳景欣研究員研究團隊開發全球首創「...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每年9月22日為世界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日,今年社團法人台灣髓緣之友協會於臺大集思會議中心舉辦病友衛教講座,分享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ML)的治療趨勢,以及新冠疫情下與疾病共處的正確觀念。更在現場贈送208軍艦模型給日前榮退的臺大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唐季祿,感激唐醫師為台灣CM...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木森/台北報導】過度運動傷骨盆底肌肉,讓「鐵人」變「軟男」。張先生酷愛三鐵運動,幾個月前為躲避疫情運動暫停,直到日前外出解禁,想趁假日來一趟「報復性」鐵馬之旅,沿北海岸騎了一整天單車,回家後感覺下半身痠痛,數天後仍不見緩解。想和老婆親熱時,小弟弟竟然軟趴趴,驚覺不對勁的張先生趕緊就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