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常睡不好臉色又發黃? 小心是氣鬱體質惹禍

常睡不好臉色又發黃? 小心是氣鬱體質惹禍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你也常常睡不好,甚至面色總帶有點鬱悶嗎?小心可能是氣鬱惹禍,在中醫上解釋為身體經絡中的氣運行不暢所導致,這類的人通常體型偏瘦,且面色發黃,面無光澤,若為氣鬱嚴重者,甚至面色帶有點青黃,且常唉嘆氣,又被稱為善太息。根據《醫易閑話》一書作者胡塗醫解釋,氣鬱體質者還容易咽喉不利,也就是梅核氣,總感覺咽部有異物,部分女性甚至經前會有比較明顯的乳房脹痛和小腹脹痛,都可能與氣鬱體質有關。

判別是否為氣鬱體質 從平時情緒開始觀察

但要如何判別自己是否為氣鬱體質呢?作者胡塗醫在書中說明,包括是否常無端感到悶悶不樂、情緒低沉,尤其秋氣帶來的氣鬱,更容易焦慮煩躁,導致心肺方面的疾病,或是容易精神緊張、多愁善感、易受驚嚇等情緒,會有這樣的現象一方面可能是父母中的一方或雙方天生帶有憂鬱氣質,或小時候不幸經歷過比較大的壞事,導致自信心受打擊等都可能造就氣鬱體質。

多練習古傳中醫「顫抖功」 有著改善氣鬱體質

胡塗醫作者解釋,有氣鬱體質的人平時可多吃如韭菜、茴香菜、大蒜、刀豆、佛手、柳丁、橘皮等行氣的食物,少吃泡菜、烏梅、楊梅、草莓、楊桃、酸棗等收斂酸澀的食物,也可多練習古傳中醫的「顫抖功」有著改善氣鬱,女性也可藉由艾灸或按摩位於兩側乳頭正中間與胸骨中線的交接點幫助緩解氣鬱問題;另外,平時可以小喝一點茅臺以活動血脈,提高情緒。

調整積極樂觀心理狀態 改善血瘀體質困擾

不過,若為氣血運行不暢,且停而為瘀,長期下來則容易形成血瘀體質,包括皮膚暗沈沒有光澤、頭髮容易脫落、嘴唇顏色較深、舌頭青紫、眼眶暗黑,天氣冷時頭、胸、腹等部位常有固定痛點以及常覺得胃脘部飽脹難消等都屬於血瘀體質特徵。胡塗醫作者強調,針對血瘀體質者則要著力於活血化瘀,除了可多做古傳中醫的「甩煩惱心經祕法」,最關鍵則是調整積極樂觀的心理狀態,飲食上則可多多吃活血類型的食物或多喝點兒茅臺酒都有益改善血瘀問題。

【延伸閱讀】

「獨活症候群」人數激增 當心引發健康危機!

糖尿病引發腎心病變能否逆轉? 及早介入是關鍵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92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防疫宅在家就安全?嘉義一名2歲男童玩剃眉刀,不慎切斷食指,所幸男童母親鎮定處置,迅速送醫經3小時顯微手術,順利接回血管和神經,經細心照顧兩周後順利出院,三周後能拿手機看卡通且看不出曾受過傷,未來仍充滿「指」望。3小時顯微手術接回血管和神經大林慈濟醫院整形外科醫師許宏達表示,...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總統蔡英文接種國產高端疫苗時透露,8月底應該會有貨,外界猜測很可能是輝瑞BNT疫苗,可能會有150萬至200萬劑,鴻海創辦人郭台銘親往歐洲催貨,今(25)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時間點沒有掌握,標籤會有「復必泰」,但在台申請藥證連影子都還沒有。 陳時中...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新北報導】30歲的新手媽媽芸芸在餵母奶時發覺孩兒不斷哭鬧,難以哺餵,丈夫更觀察到孩子在啼哭時舌尖黏在口腔底部,察覺有異,便盡速帶著新生兒到醫院,經亞東醫院小兒外科夏肇聰醫生診斷後發現為舌繫帶過緊所致。於是在門診使用無菌剪刀進行簡單處理,並加壓止血3-5分鐘左右後就恢復正常,讓孩...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昨(24)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證實,陸姓專欄作家接種高端疫苗後死亡,今(25)日再公布3名死亡個案,分別居住在基隆市、新北市、蘆洲市,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3名個案目前未列不良通報事件,因各界關注先行說明。 莊人祥說明,基隆個案是1名40多歲女性,24日上午在當...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