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常腹脹、絞痛、排便量減少 當心惡性大腸阻塞

常腹脹 絞痛 排便量減少 當心惡性大腸阻塞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62歲的郭先生近來出現排便習慣改變,伴隨腹脹、腹絞痛及解血便等情形,雖曾至診所就醫,但服用藥物後症狀未見改善,生活大受影響,轉轉到台北慈濟醫院尋求進一步診療,診斷為大腸腫瘤合併腸阻塞,考量腸道嚴重腫脹,無法立即手術,遂先施行「內視鏡大腸支架放置術」,以支架撐開腸道阻塞處疏通腸道,兩周後再由外科醫師摘除腫瘤,免除裝置人工肛門之苦。

腸阻塞  腹脹、排便量減少為常見症狀

胃腸肝膽科陳建華主任表示,正常情況下,腸道會自行蠕動且管腔內有足夠大的通道,使腸內容物(如食糜、糞便、腸液、水份等)順利通過;但若腸道因腸扭結、腸沾黏或受腫瘤壓迫等,造成腸內容物堵塞於腸腔,無法正常排出體外,即可能發生腸阻塞,進而出現腹脹、腹絞痛、排便量減少、血便等症狀。

新式內視鏡大腸支架放置術 免除身心衝擊

傳統治療大腸腫瘤合併腸阻塞,為避免腸道腫脹時直接手術會因癒合不佳造成滲漏,醫師會先於患者腹部裝置暫時性的人工肛門減壓,約兩週後才會進行開腹手術切除腫瘤;然而,二次開刀不但增加手術風險,因人工肛門產生的異味及漏便問題,往往也令患者身心衝擊。

陳建華醫師指出,新式的「內視鏡大腸支架放置術」為無傷口手術,僅需從肛門伸入大腸鏡,放置大腸支架撐開腸壁狹窄處,就能有效達到疏通堵塞的效果,術後當日就會開始排氣、排便,待腸道消腫後,再由外科醫師切除腫瘤取出支架即可。

排便有異要警醒  當心惡性腫瘤上門

由於症狀缺乏特異性,陳建華主任提醒,惡性大腸阻塞初期的症狀類似便秘或消化不良,不易察覺,若未及時處置,恐造成腸道過度擴張、脹大,引發腸穿孔、腸壞死及敗血症等嚴重併發症,不可不慎!預防勝於治療,若出現排便習慣改變,伴隨腹脹、絞痛甚至血便等情形,即須提高警覺,及早尋求專業診療。

【延伸閱讀】

卡車司機便後滿盆血 檢查竟是晚期大腸癌!

每年定期篩檢大腸癌 醫:有效降低三分之一發生率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06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診間中常常會遇到膝蓋不舒服的患者,抱怨著在上下樓梯時膝蓋便會疼痛,或是出外上廁所蹲下跟站立時有困難等等,經過檢查後常常發現是退化性膝關節炎的問題。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中醫科醫師陳冠宇指出,在膝蓋的使用過程中,隨著老化等因素會造成關節內部的軟骨會有所磨損,此時緩衝...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出現牙痛時可別大意,小心可能是三叉神經痛惹禍!一名63歲周女士前年開始出現劇烈牙痛,赴牙科治療,不僅拔除數顆牙齒,甚至後續接受牙周病治療,疼痛仍未改善,且因劇痛反覆發作,導致周女士長期失眠,嚴重影響生活品質,直到赴醫院接受核磁共振檢查,確診為三叉神經痛,經神經血管減壓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清明連續假期到來,除了掃墓,家人團圓這些場合聚餐吃喝免不了,而「怎麼吃」成了一門學問!根據2016-2019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統計,國人慢性病盛行率,顯示平均每四人至少有一人有三高的徵兆,且有上升的趨勢;所以,三高患者要懂得如何健康聰明吃,才不致面對檢驗報告紅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當有東西壞掉時,經常使用三秒膠接起來,真是修理物品的好幫手,但有時候一不小心,自己的手被三秒膠黏住了,怎麼拔也拔不下來,該怎麼辦呢?根據克里夫蘭醫學中心,皮膚科醫師John Anthony博士教你如何安全地從皮膚上移除三秒膠。手指被強力膠黏 先嘗試三步驟如果皮膚被黏住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