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9旬嬤發燒又嘔吐⋯原來是體內「2顆膽結石」作怪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

9旬嬤發燒又嘔吐⋯原來是體內「2顆膽結石」作怪

一位已年過90歲的阿嬤因為發燒、嘔吐就醫,診斷為急性膽囊炎,且進一步檢查後發現阿嬤的膽囊及總膽管各有一顆約1~2公分的結石,醫師為她施行經皮穿肝體外取石術,成功將膽囊內及總膽管之結石全部移除。


8大膽結石症狀 恐因數量和大小不同而異
膽結石是常見的疾病,通常是因為膽汁中的膽固醇過多而產生結晶,形成膽結石。膽結石依每位患者的結石數量與大小不同,不一定會有症狀。但若結石卡在膽管,就可能導致以下症狀:

1.右上腹或上腹疼痛
2.背痛
3.右肩痛
4.噁心嘔吐
5.黃疸
6.發燒
7.畏寒
8.尿液呈現茶色或淺色糞便

且膽管阻塞,可能導致膽囊發炎、引發劇烈疼痛,恐造成胰臟炎、併發敗血症等嚴重反應,甚至危及生命,目前臨床治療以手術移除膽囊為主。不過由於家屬考量阿嬤年事已高,擔心麻醉風險,而拒絕手術。

肝膽道引流+經皮穿肝體外取石術 精準定位免切膽囊
南投醫院放射科醫師蔣咸嘉表示,與家屬討論後決定讓阿嬤接受經皮穿肝膽道引流,先緩解發炎情形,接著再施行經皮穿肝體外取石術。皮穿肝膽道引流是先透過電腦斷層掃描,定位引流位置,再放置引流管將鬱積的膽汁引流出體外。而經皮穿肝體外取石術,則是藉由放射線透視及超音波的引導輔助下,使用針導管經皮穿肝進入膽管,並擴張形成人工膽道廔管,再使用取石網將結石取出。

蔣咸嘉說明,膽結石是相當常見的疾病,其治療方式會依患者的年齡、結石大小、阻塞位置及膽道是否感染等狀況,討論並採取適合的治療方式。因此若出現以上膽結石相關症狀,建議需就診由專科醫師診療,討論合適的治療方式,保障健康。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美國環境工作組(EWG)已經連續9年發佈「10大骯髒果蔬」黑名單,今年的黑名單也於日前發佈,名列榜首的還是蘋果。No.1蘋果蘋果已經連續多年高居最骯髒果蔬排行榜第一名。今年的檢測發現,99%的蘋果樣本中都至少含有一種農藥殘留物,而且殘餘總量最高。吃蘋果最好削皮。No.2草莓從2013年排行榜的第5位...

閱讀詳情 »

寂寞對忙碌的現代人來說並不陌生,有時它是夜深人靜洶湧來襲的無力感,有時是賓朋滿座喧嘩笑語中的失落感,即使再幸福的人身心也隨時有可能被寂寞這把利劍刺傷。   老人、孩子最寂寞 一項針對英美法等國家的調查發現:半數以上的孩子(18歲以下)和接近半數的老人(65歲以上)經常會感到寂寞,15%~...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