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年紀輕輕就腦中風? 醫師告訴你問題出在哪

年紀輕輕就腦中風? 醫師告訴你問題出在哪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42歲郭小姐,過去沒有慢性疾病史,也無固定長期服用藥物,日前卻突然感到右手不靈活,起初不以為意,直到症狀加劇至連右腳也出現異狀,才緊急赴神經門診就醫,經檢查確診為急性缺血性腦中風且有多處陳舊的無症狀性中風,且進一步檢查也診斷出罹患患有抗磷脂症候群,才會促使郭小姐這麼年輕卻屢次中風。

不再是老年人專屬 年輕人也易好發腦中風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部主治醫師周品吟表示,當供應腦部氧氣與養分的腦部血管發生病變,促使腦組織缺氧壞死,引起的神經功能障礙,又稱為腦中風,主要分缺血性中風,以及出血性中風,其中年紀越大者越容易誘發缺血性腦中風,約占七成。

周品吟指出,近年來腦中風有逐漸年輕化趨勢,以往少見於45歲以下年輕型腦中風患者比例已從約占2%到5%,且持續上升到10%,不得輕忽嚴重性。

年輕型腦中風就是指45歲以下的腦中風,多因遺傳疾病、血液凝固疾病、心臟疾病與動脈剝離等特定原因所引起,占所有腦中風8至10%。

三高埋危險因子 中風年齡層逐年下降

隨著飲食西化,加上生活習慣改變,不僅像肥胖、抽菸與三高等逐漸年輕化,過去中老年才容易產生的血管粥狀性硬化,也發生在年輕人身上,導致中風年齡層持續下降。

把握症狀發生前治療 降低中風機率

周品吟強調,包括心臟來源、感染性疾病、血液疾病或靜脈竇栓塞、非動脈粥狀硬化之動脈血管病變以及是否有顱外動脈剝離、腫瘤等特殊病因,都可能成為年輕型中風的危險因子,診斷上仍須進一步評估;周品吟醫師強調, 雖年輕型中風的病因相對複雜,加上與老年型中風成因有所不同,因此治療上也有所差異,但若能把握症狀發生前即時就醫治療,積極找出病因,並對症下藥,仍有效降低中風機率。

【延伸閱讀】

遠離產後痔瘡煩惱 微創、止痛新趨勢報到

手腳無力以為是中風 就醫竟是肺癌腦轉移

躁鬱症常發作會腦損傷 長效針劑穩定病況成關鍵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86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台灣癌症基金會日前公布國人罹癌年齡層分析結果,發現未成年多以血癌、腦癌為多,而正值社會新鮮人的青壯年,卻是以甲狀腺癌和乳癌為多,尤其是20至30歲的社會新鮮人,罹患癌症的第一大類別正是甲狀腺癌,已成為民眾健康一大隱憂。外科手術切除後 服用放射性碘破壞殘存少量癌細胞亞洲大學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國內流感疫情雖仍處高峰期但逐漸趨緩,預期流感併發重症病例數亦將隨之下降,但近期氣溫變化大且剛開學,人際交流頻繁易造成病毒傳播,民眾仍應做好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生病在家休息等,才能避免病毒傳播的風險。類流感門急診較前週下降8%疾管署統計資料顯示,國內上週(2月25日至3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偏頭痛不只是頭痛 而是中樞神經系統的疾病症狀常常不只是頭痛而已,有些會伴隨 畏光、 怕吵、 噁心、 嘔吐,甚至有些人會出現短暫視覺異常或言語不能。而情緒失調、 慢性疲勞、 睡眠障礙的問題更是常見的共病,嚴重時會導致失能,但周圍的人卻無法能夠理解你的不舒服。有百分之二的人甚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遇上冷空氣 氣喘患者易誘發症狀寒流來襲,有氣喘症狀的民眾得多注意,務必做好保暖措施外,也要記得按時服藥,才能避免症狀惡化;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胸腔內科主任黃建文指出,氣喘病主要是可逆性的肺部支氣管阻塞及呼吸道慢性發炎的疾病,當患者遇上冷空氣時,就可能因此刺激呼吸道,誘發咳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