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年終「壓力」大掃除這樣做 5步驟讓你充飽電面對新的一年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歲末年終,大掃除不能只掃看得到的地方,心靈的大掃除更重要!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臨床心理科臨床心理師王如強調,尤其近2年來新冠肺炎疫情肆虐,面對變異病毒入侵的未知與不確定性,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壓力與情緒衝擊,不妨利用連假期間將過去一年來堆積的壓力垃圾徹底清掃,從新出發。

年終壓力大掃除該怎麼做?王如指出,不妨按照以下的各項步驟,一步一步的做,可以先找一個不被打擾的時間與空間,試著專注在自己的呼吸上,藉由慢慢地吸氣、吐氣來平靜身心之後,再開始進行掃除壓力的步驟如下:

1、覺察壓力反應

生活中的事件或變動,任何會讓人感到擔心、難過、緊張等情緒的事件,都會需要花費身心能量去重新適應、習慣及調適,像是疫情的不確定性本身就是一種壓力。

而壓力對每個人所帶來的衝擊反應可能不太一樣,常見的壓力反應可能會有:身體緊繃僵硬、感覺心悸、胃痛、頭痛、失眠或食慾不振等身心症狀,出現注意力無法集中、記憶力及判斷力變差等認知效能減退,感到憂鬱、焦慮或易怒等情緒反應,或者出現像是退縮、逃避、抽菸喝酒、暴飲暴食等行為問題。先從覺察壓力對自己所帶來的身心衝擊反應開始,進而找到壓力的來源加以掃除。

2、找出壓力來源

接著,可以問問自己這些身心壓力反應是怎麼來的呢,是什麼讓自己感到壓力,是對什麼感到焦慮不安,或是因為什麼而難過煩憂。面對疫情的未知與不確定時,所擔憂的是染疫風險及健康安危嗎,或是擔憂對經濟工作的衝擊影響到基本生活需求的匱乏。而在生活之中,原本也都存在著許多來自個人、工作財務、家庭及人際等面向的多樣問題與困難,這些都可能是造成壓力感受的來源。

3、積極解決問題

在釐清自己的壓力來源之後,就可以開始採取行動準備掃除。此時可以先思考的是,有什麼是可以改變的部分,針對能改變的狀況尋求積極作為。像是面臨疫情的不安壓力,可以做的是配合疫情指揮中心的防疫政策,適度關心疫情訊息、了解相關防疫措施、並做好自我防護等作為,就能有效減少染疫風險,因此也能減緩來自疫情的壓力。

4、調整面對心態

然而人生總有許多是無法憑藉積極努力就一定能夠解決的問題。當壓力是來自無法改變的現實、或暫時難以改變的情況時,可以做的就是調整自己的心態。唯有放下對要求極致掌控的執著心態,接受生命中無法避免的不安與失落現實,保持面對改變、重新適應的彈性,並且懷抱希望、樂觀思考,才能將壓力感受徹底釋放。

5、健康生活管理

最後,還是要回到每個當下,過好每一天,從飲食、運動、休閒、睡眠等生活的各層面,做好基本的健康管理,並拓展周遭社會資源,都有助於提升自己在因應壓力時的承受能力,儘管面臨生活中的沉重壓力挑戰,仍然可以游刃有餘、輕鬆以對。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好消息!等待「換心」全台31人靠它活下來 健保評估放寬人工心臟

揭Omicron「壓倒勝」現象! 羅一鈞:台灣不縮短無症狀者隔離期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英國昨天搶先全球,率先批准輝瑞疫苗使用,最快下周開始施打,早在8月就已經批准國產疫苗史普尼克V的俄羅斯輸人不輸陣,俄羅斯總統蒲亭也在昨天下令全國從下周開始,進行大規模疫苗施打,第一批接種對象為醫療和教職人員。(民視新聞網/綜合報導) 【延伸閱讀】 快新聞/黎智英被控詐欺遭收押 行政院:持續關注香港局...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3)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境外移入COVID-19(武漢肺炎)確定病例,為本國籍30多歲女性(案687),自美國入境。莊人祥表示,案687於美國工作,11月29日返臺探親,入境後至住處居家檢疫,同日於住處出現喉嚨不適情形並主動通報,由衛生單位安排就醫採檢及收治住院,於...

閱讀詳情 »

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延燒,境外移入不斷增加。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日宣布,12月4日至17日,暫停印尼籍移工入境來台工作2週。衛福部今天表示,因應疫情聘僱外籍家庭看護工的被照顧者,可有條件申請除照顧服務以外的各項長照服務。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天宣布,自1...

閱讀詳情 »

英國批准美國藥廠輝瑞與德國生技公司BioNTech合作研發的新冠疫苗,成為全球第一個批准該疫苗使用的國家,預計在下週起進行施打,現在外傳我國12月15日將配送第一批輝瑞疫苗?衛生福利部長陳時中今天表示,這不是真實訊息。至於,我國12月底有希望取得、配送嗎?陳時中坦言,希望很小。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