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年輕型失智症比例增醫:早期徵兆是情緒變化大

年輕型失智症比例增醫:早期徵兆是情緒變化大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失智症並非老年人的專利,年輕人也可能失智!一名罹患失智症9年半的張太太,是中華電信高層主管,先生說老婆原本個性非常聰明,有天突然讀不懂文件,常常重複問相同問題、忘記重要會議時間,性格大幅改變。直到前往臺大醫院就診,才在57歲確診為阿茲海默症。
中壯年罹患失智症衝擊大  確診通常花費3-4年
台灣失智症協會陳達夫理事,同時也是臺大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表示,年輕型失智者指的是65歲以下確診失智症者,全台推估約萬人。病因較為複雜,但仍以阿茲海默症居多。約有三分之一年輕型失智者,早期徵兆並非是記憶障礙,且症狀多變,因此,家人往往一開始沒發現,延遲確診時間,最後花費3-4年才確診失智症,造成家屬十分煎熬。
陳達夫醫師指出,年輕型失智者罹病正值中壯年,常是家中主要支柱,對整個家庭的經濟、工作帶來極大衝擊。如果發現中壯年人在記憶、定向感、語言、情緒、判斷力、個性上與過去有明顯改變,請留意可能是失智症的早期徵兆,請及早就醫治療,並可尋求相關協助。

6成諮詢專線超過15分  年輕型失智更困擾

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說明,根據失智症關懷專線統計,近年來,諮詢年輕型失智症問題的來電越來越多。108年1月至10月間,共483通來電諮詢年輕型失智症問題,近6成諮詢時間超過15分鐘。由此可見,年輕型失智症家庭的需求更複雜、困擾也更多。
湯麗玉說明,來電諮詢常見的問題,包含失智者易怒、不安、重複行為時該怎麼處理;如何與失智者溝通、有什麼服務對年輕型失智者有幫助、找不到專屬年輕型失智者的服務,怎麼辦?還有工作問題、經濟問題等。顯示年輕型失智者照顧不易,比老年型帶來更多困擾。

謝祖武照顧失智母歷程  籲民眾勇敢尋求協助

曾經演出許多膾炙人口戲劇的謝祖武,也是資深的失智症家屬。在面對自己母親失智,同時曾經演出年輕型失智症患者後,謝祖武有更多感觸,特別是年輕型失智症照顧者的不容易。謝祖武分享其實失智症對家庭衝擊很大,需要政府與民間更多的幫助與支持。
因此,他擔任「失智友善大使」公益代言,希望大家覺得不孤單,照顧有壓力時,也不需把過錯歸於自己。謝祖武呼籲當有任何失智症問題時,都可以撥打失智關懷專線0800-474-580(失智時我幫您)尋求協助。

【延伸閱讀】

台灣拜耳結合社企 議題式遊戲培養孩子思考力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18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農曆七月鬼門開,大家不免心裡都毛毛的,但洪百榕則在臉書分享了一件比農曆七月鬼門開更可怕的事, 讓不少網友感同深受, via_洪百榕粉絲團,下同洪百榕在臉書粉絲團留言: 「其實我要告訴大家一件事,『農曆七月』放出來的一點都不可怕!『國曆七月』從學校裡放出來的比較可怕!」網友留言說:「不能同意妳更多了!...

閱讀詳情 »

這三樣東西是:一杯水,一根針,兩顆阿司匹林。能馬上要人命的病主要有兩種:一是心肌梗塞;二是腦中風。以上這三樣東西可以對付這兩種要人命的病。 兩顆阿司匹林 為什麼要放兩顆阿司匹林在床頭櫃上? 一個值得重視的關於心肌梗塞的小提要:並不是所有的心肌梗塞都會先發生胸痛,通常先有其他的徵兆發生,然後才會發生左...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陳俐臻報導)蘇迪勒颱風肆虐全台,狂風暴雨的襲擊造成部分山區民眾家園被吹垮,受困於山區等待救援,其中以新北市烏來區最為嚴重,共達兩千多人受困。對於災後的重建和心理層面的創傷不容忽視,專家提醒,需特別注意受難者的情緒起伏,並適時給予幫助,以免造成更多遺憾發生。 開業診所精神科醫師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陳俐臻報導)許多民眾對於安寧病房都有錯誤認知,認為那裡死氣沉沉、可怕、都是消極等待死亡的一群人。護理師戴筱翎在安寧病房服務4年多,她看過許多臨床上面對死亡的處理,認為安寧病房的服務理念「善終」,是最符合大自然定律的法則,在醫學上也較人性化。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安寧緩和療護科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