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年輕男子多次腦中風 原來是罹患罕見疾病

年輕男子多次腦中風 原來是罹患罕見疾病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今天是罕病日,根據中央健康保險署103年12月底止,政府公告罕見疾病種類共有204種,罕病病友不管在疾病診斷、生活自理、家庭照護等方面都面臨重重困境。
一名28歲陳姓男子,清晨被家人發現突然全身痙癴且意識不清,在急診室被診斷是癲癇發作。因為是第一次發生癲癇,醫師建議住院做詳細檢查,出院後又多次出入醫院,再度腦部核磁共振造影檢查結果也證實是左大腦有新發生的腦梗塞病灶。

粒線體疾病具遺傳性 屬罕見疾病多次出入醫院 罕病症無法根治

收治病例的臺中醫院罕見神經退化疾病照護中心蔡宗璋主任表示,另人起疑的是,陳先生是一個23歲年輕人不但年輕就初次罹患腦中風,更是接連發生右、左大腦梗塞,這些病症發生在年輕人極不尋常,最後證實患者腦梗塞病灶區域內的乳酸偵測值異常地高,符合粒線體疾病的表現,目前仍無根治方法,治療以控制血糖、控制癲癇發作及預防再度腦中風。
多次出入醫院 罕病症無法根治    

蔡宗璋主任說明,粒線體是一種細胞內的構造,主司將體內的葡萄糖轉化為(ATP),是細胞運作時所必需的能量來源。 當粒線體產生疾病時,症狀將遍布全身,因此臨床病症呈多樣性而無固定的表現型。粒線體疾病原因分為遺傳型或是後天獲得型,其中遺傳型粒線體疾病是政府公告的罕見疾病之一,為母系遺傳。
蔡宗璋主任提醒民眾,在治療方面,雖然粒線體疾病目前仍無根治方法,治療以控制血糖、控制癲癇發作及預防再度腦中風。個人生活型態也會影響病症的表現,例如,睡眠不足、熬夜、過度耗用體能、飲食不定的生活型態都會讓疾病快速惡化。建議罹患此病的病友,必須了解此疾病的特殊表現,治療方面,更不能只仰賴藥物治療,更不要聽信不明偏方,以免加速疾病惡化。 至於,患者親朋好友基於關心病友,請勿隨意推薦藥品或保健食品以免花錢又傷身。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580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外電報導】注意過鞋子對人體的影響嗎?腳是常被人們所忽略的部位,根據《verywellhealth》報導,大多數的腳痛問題與穿著不適合的鞋款有密切關聯,挑選鞋子前,除了測量腳的長度、寬度及足弓長度外,試鞋時間應選在傍晚、晚上,因為腳的大小和形狀會根據早晚而變化,且持續的活動會使...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黃大千/台北報導】疫情解封後,路上戴口罩的人也逐漸減少,加上緊接著的畢業季,許多畢業生開始準備找工作面試。牙醫師表示近期就診的患者,大多是為了整理門面,除了面試時能給公司好印象外,在面相學上,牙齒也能看出性格及運氣,也有不少人求好運,到牙科診所進行整牙、美白。 傳統面相學認為齒列狀況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缺牙不是老年人專利!除了美觀問題,也會讓發音、咀嚼出狀況,甚至導致消化及吸收不良,進而影響身體健康。牙科診所院長林昱任醫師建議,缺牙應該要適當修補,不建議拖太久,最好在半年內接受治療。缺牙的3種治療方式 這種最貼近人體自然牙!缺牙的治療方式,包括做牙橋:修磨周邊鄰近牙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呂佳恆報導】兒童聽損是臨床上常見的問題,像孩子到了說話適齡時仍不會說話,或對較大的聲音沒有反應等現象,就可能是兒童聽損徵兆;台灣聽力語言學會理事長葉文英老師指出,尤其0至3歲是孩子大腦發展的黃金時期,若這時發現孩子有任何類似兒童聽損的症狀時,應儘早把握黃金期介入治療,以免錯過語言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