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疫情解封正逢畢業求職潮 打理門面牙科整牙、美白夯

疫情解封正逢畢業求職潮 打理門面牙科整牙 美白夯

【NOW健康 黃大千/台北報導】疫情解封後,路上戴口罩的人也逐漸減少,加上緊接著的畢業季,許多畢業生開始準備找工作面試。牙醫師表示近期就診的患者,大多是為了整理門面,除了面試時能給公司好印象外,在面相學上,牙齒也能看出性格及運氣,也有不少人求好運,到牙科診所進行整牙、美白。


傳統面相學認為齒列狀況會影響運勢,暴牙、齒縫明顯、牙齒黑黃等齒相不佳者,財運方面可能較為不理想。然而,就醫學的角度來說,除了美觀之外,齒列對於咀嚼、口腔健康等的影響更為重要。


疫情後少了口罩的庇護,牙齒美容的需求明顯增加,而部分民眾為了省錢,購買現成的牙齒美白產品。牙醫師蔡昀蓉說明,市面上玲瑯滿目的美白橡皮擦、美白貼片各有功效,但使用不當還是會傷害牙齒。美白橡皮擦、美白牙膏等,屬於物理性美白,過度使用可能會磨耗過大,導致琺瑯質易受損,讓牙齒變得比較敏感;美白凝膠、冷光美白機等,屬於化學性美白,藉由藥劑氧化還原代謝掉裡面的色素,如在自行使用時濃度不夠,美白效果較不顯著,貼合度不夠恐會腐蝕牙肉、牙齦受損。故建議還是找尋專業醫師,評估自身狀況才能健康不過度傷害的打造亮白牙齒。


也有些民眾有牙齒太小顆、牙縫較大或牙齒較黃等問題,會選擇做瓷牙貼片來改善。瓷牙貼片薄度僅0.3mm至0.7mm,大小與形狀會經醫師針對患者量身打造,緊密貼於牙齒表面,可調整牙齒的型態、比例及顏色,能同時改善牙齒整齊及美白的效果。蔡昀蓉提醒,雖然陶瓷貼片本身不會有蛀牙的問題,但在貼片內仍是牙齒本體,牙周也與真牙狀況相同,還是需要每天刷牙、使用牙線來維持口腔清潔,建議可定期至診所檢查牙齒狀況及洗牙,才能保持牙齒健康及美觀。


除了常見的牙齒美白外,許多患者因為假牙邊開始出現黑邊,有些黑色甚至會越來越明顯,因而前來就診。蔡昀蓉解釋,假牙牙冠邊與內部還是原來牙齒的構造,若未進行過根管治療,一旦蛀牙還是有可能會變黑甚至產生疼痛。


另外,牙肉萎縮也會讓牙冠內部的金屬牙材露出也會出現黑邊,另1個常見的原因就是牙材的金屬游離,包括全金屬、金屬燒瓷牙冠或是固定牙齒的牙釘,只要牙冠、牙釘是金屬材質,就有可能產生游離造成牙冠邊緣染色,因此許多患者會選擇更換全瓷冠,來改善牙齒黑邊的問題。


蔡昀蓉指出,產生金屬游離的主因為牙材成分,像是鎳、鉻等,這種屬於基本金屬材質會較快產生游離,至於貴金屬或半貴金屬較穩定,發生游離的時間比較慢。但金屬類的牙冠會因為口中溫度及濕度的變化氧化或腐蝕,而導致假牙邊發黑。


找出牙冠變黑的原因後,如果有蛀牙或是牙周病的問題,就一定要先處理掉,讓牙齒健康恢復之後,才能讓新的牙冠更為穩固。蔡昀蓉強調,全瓷冠牙套較為自然且堅固度較佳,但過程中需要醫師、牙技師、病患之間更緊密的合作。不論選擇那種牙冠,重點還是病患本身要養成正確潔牙習慣並定期追蹤,才能常保美齒健康。


無論是哪種牙齒美容,都應諮詢合格且專業的醫師,可提供自己的目標及預算,透過溝通找出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避免做完牙齒美容後,卻還需要花更多錢去處理後遺症,得不償失。


更多NOW健康報導
▸這個年齡女性「凍」卵CP值高 為晚婚遲孕超前部署
▸沒明顯腐臭味還能吃? 夏日食物中毒往往因為太疏忽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密封或真空室溫能保鮮? 專家:未高溫殺菌都要放冰箱

相關推薦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炎炎夏日即將來臨,許多人嚮往穿上短褲迷你裙,但因小腹或身體肥胖而卻步不前。在愛美心態的驅使下,民眾開始探詢各式各樣的甩肉秘訣,並進一步追求高CP值的減重方法來幫助回到窈窕身型,殊不知一昧追求減重的結果,容易使人忽略肥胖對身體真正帶來的危害,並造成溜溜球效應,導致前功盡棄。 喝水也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50歲男子,因平時無任何症狀,因此並無認真控制血壓,但上月卻突然出現癱軟、口齒不清等症狀,緊急就醫後,確診為腦中風,所幸經治療後,男子恢復良好。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神經內科張嘉為主任表示,許多人多以為冬天較容易誘發腦中風,但其實不只是在冬天,只要患有三高族群者,都為高...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除新冠肺炎外,台灣在愛滋防治上也同樣「超前部署」。截止2019年底,台灣愛滋防治已達到「88-92-95」,表現位居全球前段班,且新感染者人數已接連2年呈現下降趨勢。不過,根據最新的「愛滋認知大調查」顯示,不僅逾5成台灣民眾對愛滋仍普遍存在負面觀感,在滿分10分的正向...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黃大千/台北報導】30出頭的小蔡,靠著千杯不醉的酒量,應酬無往不利。為訓練酒量以酒當茶,每天6瓶啤酒是基本量,即使不應酬也習慣把啤酒當茶喝。1個月前開始,小蔡和女友恩愛時,隱約感覺小弟弟不失控軟趴趴,服用壯陽藥仍然欲振乏力,就醫檢查才得知罹患慢性酒精中毒導致不舉,在西醫治療、中醫調養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