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登革熱疫情不可輕忽 家中環境要清潔

登革熱疫情不可輕忽 家中環境要清潔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登革熱是一種由蚊子傳播的病毒性疾病。它會引起發燒、頭痛、筋骨痠痛等症狀,嚴重的甚至會引發登革出血熱,身體多處出血,導致休克死亡。病媒蚊防治是對抗登革熱最重要的方法。

登革熱發生地區 台灣也入列

登革熱發生的地區,主要在熱帶及亞熱帶有埃及斑蚊(Aedes aegypti)及白線斑蚊(Aedes albopictus)分布的國家,特別是埃及斑蚊較多之地區。台灣也位於這個區域,偶爾有本土疫情爆發的情形。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陳瑞泉說,登革熱的致病原為黃病毒科(Flaviviridae)黃病毒屬(Flavivirus)中的登革病毒亞屬,其中共有四種登革病毒,它們依抗原性的不同分別稱為第Ⅰ、Ⅱ、Ⅲ、Ⅳ型。

病媒蚊傳播途徑多 感染後有潛伏期

一般來說,人與病媒蚊間的傳播循環為唯一的傳染途徑。病毒會在蚊子體內大量繁殖,約8到12天後可傳給健康的人。人感染後有3至8天的潛伏期(最長可達14天)。發病的前一天到第五天為病毒血症期,此時被病媒蚊叮吸會再將病毒傳到蚊子身上。

陳瑞泉解釋,登革熱依發病症狀可分典型登革熱與出血性登革熱。首次感染登革熱病毒時會有典型登革熱的症狀表現,包括突發性的高燒(≧38℃)、頭痛、後眼窩痛、肌肉痛、關節痛及出疹等現象。若為第二次感染不同型別的登革熱病毒,有很高的機率會導致較嚴重的症狀,也就是登革出血熱。

登革熱出血熱 要治療也要注意居家衛生

陳瑞泉表示,登革熱目前沒有特效藥物可治療,也沒有有效可施打的疫苗。治療上採行支持性療法,給與水分與電解質補充,緩解相關症狀。對抗登革熱最有效的方式是病媒蚊防治,而因為斑蚊的四個成長階段,前三個階段都在水中成長,因此要杜絕蚊患,最佳的方法就是清除積水。

可能的積水孳生源包括:花盆底盤、戶外水桶、遮蓋用塑膠布、廢輪胎、地下室或停車場積水、樹洞等等。在個人防護方面,出外踏青應穿著保護性的衣服,包括長袖、長褲及襪子,並且使用防蚊液。在家中可使用蚊香、罐裝殺蟲劑、蚊帳等。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840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6)日表示,為利疫苗資源有效利用,疫苗預約平台第12期第2階段將增加開放「10月13日中午前意願登記且7月31日至8月6日(含)已接種AZ第1劑之41歲以上民眾,即1980年12月31日(含)前出生」,預約接種第2劑,預計可增加29.7萬個名...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針對高端疫苗打氣欠佳一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截至目前為止,驗收223萬劑高端,已接種136.7萬劑,剩餘86.4萬,並非200多萬劑,部長昨天應是口誤。 莊人祥強調,根據合約,高端在年底必須累積供貨500萬劑,不然將遭受罰款,因此,高端將持續生產,...

閱讀詳情 »

工作忙、壓力大,好像已經成為上班族的常態,台灣人普遍工作壓力大,進而影響到睡眠品質,能放鬆心情一覺到天亮的人可說是少之又少。根據2021年最新的調查指出,台灣20-50歲的上班族群,超過8成的人每天平均睡眠時間不到7小時,不僅影響到工作效率,更讓身體健康快速的下滑,如何擁有好的睡眠品質,是近年來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全球深陷一場COVID-19(新冠肺炎)的硬戰,2021年5月12日這場戰役還是悄悄地滲入臺灣,在這之前,臺灣民眾對COVID-19疫苗施打都保持觀望,但此刻,再也沒有誰可以置身事外。奇美疫苗團隊 守護鄉親健康奇美醫療體系秉持著在地服務、良善醫療的初衷,自疫情以來,一直...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