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年輕31歲男罹攝護腺癌 「這手術」擺脫尿布好慶幸!

年輕31歲男罹攝護腺癌 「這手術」擺脫尿布好慶幸!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隨著民眾飲食習慣漸趨西式化,以及國人平均壽命延長,攝護腺癌已經在這兩年,悄悄爬上臺灣男性癌病發生率第四名了,最近臺中榮總更發現一位31歲男性罹患攝護腺癌。這個男性健康常見的敵人,已經成為衛生醫療單位必須十分重視的疾病。
攝護腺術後併發症 病人聞之色變擔心漏尿
泌尿外科裘坤元主任表示,如同大多數癌症一樣,早期發現,早期接受攝護腺根治手術切除,是唯一可以治癒疾病的方法。但如俗諺所云,水能載舟也能覆舟,攝護腺根治手術後的併發症,是讓病患猶豫不決的主要原因,其中最令人聞之色變的併發症,就是術後尿失禁。
儲存尿液是膀胱的基本功能之一,讓我們日常生活免於漏尿之苦,裘坤元主任指出,而膀胱排尿的控制,需仰賴膀胱頸及攝護腺遠端的內、外括約肌收縮而達成。然而,因為攝護腺的解剖位置,恰恰位於這兩個結構之間,攝護腺根治手術後,因為無法避免的括約肌受損,就會產生尿失禁的併發症,讓病患必須與尿布為伍。
攝護腺根治手術 八成病友一個月內免包尿布
近年許多國內外學者專家,針對達文西機器手臂攝護腺根治手術進行研究,已著實減少術後長期尿失禁的風險,但是短期尿失禁的機率尚高,持續造成病患的困擾。根據文獻報告,超過九成的病患,在術後一年,都可以擺脫尿布的困擾,但是在術後一個月,都還有七成病例必須每日與尿布為伍。
臺中榮總泌尿外科,自2015年開始發展機器人輔助,膀胱前空間保存,經後方進行攝護腺根治手術,與傳統手術結果比較,有八成的病友,在術後一個月內,就可以不需再使用尿布,甚至有65%的病友在尿管拔除一週內,就不再仰賴尿布,明顯幫助病患提高生活品質的技術。

【延伸閱讀】

高以翔讓人重新看見「猝死危機」 3大高風險群可考慮植入式去顫器預防

他二度腦中風 連話都說不清楚了!

放任飯後血糖飆高 拒吃青菜男終洗腎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70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你是不是一直習慣把指甲剪成弧形,打噴嚏時會用手擋著……你知道嗎?原來這些習慣都是錯的!下面快來看看還有哪些習慣是我們要改的吧! 打噴嚏別用手捂  打噴嚏時會用手摀住口鼻,這樣的確是擋住了飛沫向空氣中傳播,但是感冒病毒會附著在手上。可怕的地方在於,鼻病毒或感冒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義輝報導)一位14歲的重度智能障礙少女,由於缺乏自我保護能力,時常跌倒受傷,3年前意外撞斷門牙,但因無法配合就醫,一直呈現缺牙的狀態。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身心障礙牙科主治醫師孫國丁表示,為了協助少女修補門面,歷經各種困難,為她全身麻醉後,終於順利裝上假牙,讓她重拾歡樂的笑顏。孫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每當飯後,許多人總會使用牙籤摳菜渣、清牙縫,但牙籤的形狀尖、質地較脆弱,一不小心就容易斷裂,甚至將食物殘渣戳往牙縫更深處,引起牙齦發炎;牙醫師強調,清除卡在牙縫中的殘留食物,最好使用牙線,能夠徹底清潔,也不會傷害牙齒及牙齦,千萬不要用牙籤、牙線棒。 從路邊小吃攤到各大餐...

閱讀詳情 »

下班回到家,可以卸下工作好好休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但是有些看似休閑養生的習慣卻不利於身體健康,特別是在晚上9點后,下面我們來看看晚上9點后不適宜做的7件事。1別吃鈣片、維生素補充劑   很多人會在臨睡前吃鈣片、複合維生素等保健營養品,但這些也會給腸胃增加不必要的負擔,從而導致休息不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