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年逾60歲還有必要牙齒矯正? 牙醫揭密:比美觀更重要的是「它」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上了年紀,一樣有必要接受牙齒矯正。65歲的林太太因為長期缺牙,加上牙周病,已經有多顆牙齒歪倒傾斜、牙齒位移,齒列上還有大大小小多處縫隙,掛了號想要做活動假牙,但一聽到醫師建議必須先接受齒顎矯正跟牙周病治療,直覺反應「都那麼老了,還做什麼矯正?」,牙醫師強調,這種觀念得改了。

牙齒矯正不是小孩專利,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山陽明院區口腔醫學科主治醫師林嵐婷表示,相對於小孩或青年族群,中老年人接受矯正治療,除了美觀問題之外,更重要的是為了要做假牙,改善咬合,以及治療牙周病。

林嵐婷指出,牙齒排列不整齊、歪七扭八,或缺牙導致的牙齒傾倒,都會造成牙齒清潔困難,牙菌斑、牙結石長期累積,除了破壞牙齒,造成蛀牙,更會影響牙周組織的健康,牙齦紅腫發炎、齒槽骨不斷被毒素破壞的結果,就是變成牙周病,牙齒鬆動脫落。

因此,唯有透過矯正,將牙齒排列整齊,扶正傾倒的牙齒,才可以幫助去除刷牙時刷不到的死角,改善牙周病的問題。

林嵐婷說,老人家做假牙時,最怕根本沒有足夠的空間可做,再加上牙齒本身的根基有問題,做上的假牙勢必不好用,透過矯正,將過度萌發的牙齒壓入,建立適當的咬合高度,並將傾倒的牙齒扶正,將牙齒鬆動位移後造成的齒間縫隙都關閉,再把牙齒移動到適當的位置上,不僅假牙能做得好,做好後也才能維持清潔,用得長久。

醫院門診也發現,不少人到了中年以後,牙齒開始搖動,嚴重到必須拔出,但拔完牙卻未做上假牙,結果長期缺牙之下,兩側的牙齒歪倒傾斜,對咬的牙齒持續萌出,增加了日後製作假牙的困難度,也是民眾得注意的地方。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有影】2歲童突發咳嗽如「狗吠」呼吸費力 小感冒竟藏致命危險

【有影】史上頭一遭!疫苗今年大遲到 公費流感用藥提早11月先開放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門牙重建透過數位導板擬定植體位置,輔助醫師精準植入植體。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台北報導 缺牙卻擔心植牙不成功?只靠醫師的一雙巧手不夠,國內醫師觀察,傳統植牙失敗主要原因,往往只依賴醫師的經驗與手感,只要遇上缺牙較多的病人,在手術的過程中,就容易發生植牙位置與假牙的位置不合等問題;但目前牙科多已...

閱讀詳情 »

▲(照/指揮中心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因為一句難言之隱讓案379的身分一夕翻盤,由單純的「家庭主婦」變「酒店女公關」,究竟有沒有涉及疫調說謊?要不要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0)日給出了答案,他強調,「得再研判一下」,一般來講,在應訊時,也不會講了一次錯就罰下去,仍...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驚爆首例酒店女公關確診,消息曝光後,匡列接觸者爆增!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0)日公布最新數字,從昨匡列35人須居家隔離,今日增加至有71人得進行居家隔離或自主健康管理,而第一波檢驗結果也出爐,採檢5人有3人陰性,分別有2家...

閱讀詳情 »

▲(照/指揮中心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新冠肺炎新添1死,為埃及旅遊團案101的70多歲男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0)日指出,案101本身有糖尿病跟高血脂症等慢性病史,曾使用免疫類藥物、葉克膜治療均無效,從發病到死亡僅23天。而目前重症患者還有13人在使用呼吸器救治中。 死亡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