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年過半百要小心! 男性老年人隱形殺手就是它

年過半百要小心! 男性老年人隱形殺手就是它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67歲孔先生,曾被診斷膽管癌,手術治療後,對身體非常注重,去年得知中榮免費抽血攝護腺癌指數(PSA)服務,因此特地前往抽血,沒想到PSA高至17.72,後續接受醫師診斷為第二期,經切除手術後,後續因PSA偏高,再接受放射線治療,其後追蹤良好。臺中榮總院長許惠恒呼籲,男性應透過定期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讓攝護腺癌死亡率在10年內能平穩降低。

隨年齡增長 攝護腺罹癌風險提高

許惠恒指出,隨著年齡增長,攝護腺常會伴隨良性的增生或惡性腫瘤的形成。在台灣,攝護腺癌是排名男性癌症發生率第四位,2016年新診斷個數共計5,359例,死亡個案為1,347例,比起2015年有上升趨勢,尤其病患面對疾病治療時,不僅得承受副作用導致的身體病痛,還得承受恐慌等心理,加上家庭社會多重心理壓力影響下,勢必會使病友更大壓力。

攝護腺癌 基因遺傳是主因 

許惠恒提及,治療攝護腺癌,前期以根治性手術或放射線治療為主,後期則包括賀爾蒙治療、化學治療、標靶治療、同位素治療等多元性治療方式。攝護腺癌的主因仍與基因遺傳息息相關,且臨床上已不再只是局限年紀較大者,因此45歲以上有攝護腺癌家族病史之男性須定期接受檢查外,即使無家族史,也應從50歲開始接受檢查;只要能早期發現接受正規治療,不僅能有效控制病情,還能及早恢復正常生活、並提高存活率。

男性定期篩檢 及早就醫治療

許惠恒提醒,攝護腺癌因早期較無症狀,部分人僅有尿急、排尿困難、頻尿、夜尿或血尿等症狀,常被認為是攝護腺肥大或老化所造成,因而不以為意,等更嚴重時再去檢查,往往已是中後期攝護腺癌。為呼籲男性正視攝護腺癌篩檢防治,臺中榮總協同惠康基金會及鄰近公司團體擴大舉辦攝護腺癌篩檢暨防治宣導活動,提供父親節為期一週,一千個名額的免費篩檢。

【延伸閱讀】

次世代基因定序多基因檢測 提供肺癌病患更好的治療機會

等到你發現時就晚了! 大腸癌治療前先這樣做

罹肺癌7年 選對標靶精準治療讓他陪女兒上大學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14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葉立斌/新北報導】年約33歲的網紅「亞洲統神」張嘉航,日前在直播自曝健康檢查中的糖化血色素數值超標,「疑似」罹患糖尿病;雖未被醫師確認,仍不可大意。糖尿病造成的危害相當深遠,可能引發視網膜病變,甚至喪失視力! 一半的糖尿病患 有視網膜病變 依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國內每10人就有1人罹患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打呼」並非大人的專利,小朋友也會,而且對小朋友的健康也有很大的影響,耳鼻喉科醫師張益豪表示,打呼的成因大多是因鼻過敏造成「張口呼吸」,而張口呼吸會導致牙齒乾,因此容易蛀牙。另外,有部分小朋友牙齒排列不正,例如暴牙,也是因為鼻過敏、張口呼吸造成的。不過,平時透過簡單的復...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懷孕初期是胎兒神經器官發育的重要時期,而葉酸對胎兒的腦部神經發育非常重要,國民健康署提醒有懷孕計畫的婦女,應在備孕期多加攝取富含葉酸的天然食物,在良好健康狀態下懷孕,讓寶寶健全發展。 育齡婦女每10人 就有1人葉酸缺乏 依據國民健康署106至109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

閱讀詳情 »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近期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仍有本土案例出現,足跡遍佈台灣。不少民眾會因為擔心疫情,認為感冒沒有大事就少去醫院。一名網友提到,家中長輩最近出現感冒症狀喉嚨不適,不過眼看疫情未平息,長輩因而提出「感冒看醫生不如在家休息,去醫院只是增加染疫風險」。所以,感冒真的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