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打破「黃金準則」 肝纖維化震波檢測儀更精準 

打破「黃金準則」 肝纖維化震波檢測儀更精準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肝癌是國內十大癌症死因第二位,每年約有13,000人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因此若能早期發現,就能早期接受治療;臺中榮民總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楊勝舜表示,目前可用來評估肝纖維化及肝硬度且非侵入性的檢查,已有肝臟纖維化震波檢測儀及高頻超音波,其中震波檢測儀,準確度已達九成。

穿刺檢查仍有風險 臨床上以非侵入性為主

楊勝舜指出,許多民眾接受腹部超音波檢查時,被告知肝臟表面看起來粗粗的,其實超音波檢查,常因操作者經驗和主觀看法有出入,近年來,判斷肝纖維化程度的儀器逐漸發展,甚至血液檢查,也可用來判斷病症。

檢查肝臟新利器 非侵入且免抽血 

楊勝舜說,目前診斷肝病嚴重程度的「黃金準則」仍以肝臟穿刺(切片)檢查為主,許多民眾聽到穿刺或切片常感到害怕,加上肝切片屬於侵入性檢查,仍有千分之一會出現出血、感染,甚至死亡等風險;楊勝舜解釋,一次穿刺取得組織僅肝臟整體的五萬分之一,代表性較不足,目前臨床上盡量以非侵入性檢查為主,除非要確診是否有肝纖維化的程度,才會透過穿刺進行檢查。

肝臟反彈波計算軟硬程度 準確度達九成

楊勝舜提及,用來評估肝纖維化及肝硬度且非侵入性的檢查,有肝臟纖維化震波檢測儀及高頻超音波,以及附加特殊軟體之核磁共振造影等;肝臟纖維化震波檢測儀,是將超音波探頭放在右胸外側下方肋間肝臟位置處,頂端對皮膚表皮施壓,這時脈衝波傳導至肝臟,透過肝臟出現反彈波來計算軟硬程度,準確度已達九成,幾乎可取代肝穿刺檢查,是目前臨床上檢查運用作多的一種。

檢查肝臟新利器 增加病患檢查意願

另外,此儀器能同時評估脂肪肝程度,因此可提供像酒精性肝病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評估追蹤的一個客觀臨床數據,楊勝舜提醒,儀器目前只能偵測到皮下2.5至6.5公分的位置,若為腹水或肝腫瘤者較無法精準測量;雖目前健保尚未給付,若能早期檢查、及早發現、及早介入治療,讓肝臟檢查有更多選擇。

【延伸閱讀】

次世代基因定序多基因檢測 提供肺癌病患更好的治療機會

等到你發現時就晚了! 大腸癌治療前先這樣做

罹肺癌7年 選對標靶精準治療讓他陪女兒上大學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12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怕輻射,不如先補腦》照X 光為什麼不給我穿鉛衣? 有一次去朋友的牙醫診所看牙,牙痛已經困擾我好幾年,主要是因為小時候曾經做過根管治療,後來念碩士的時候貪圖拿學生證有打折,就把原本的護套改為人工牙冠。沒想到後來年久失修,當我到日本讀博士之後,多次引起細菌感染而發炎,疼痛的程度和蛀牙沒兩樣。雖然在日本經...

閱讀詳情 »

吃出堅果的學問》血腥傳說!椰子古稱「越王頭」 在熱帶旅遊城市的大街小巷,常能見到叫賣新鮮椰子的商店或攤販。這些椰子大都從樹上採摘下來不久,飽滿、光滑、青綠泛黃。烈日炎炎,口乾舌燥,這時若來一個椰子,喝上幾口鮮甜清爽的椰汁,該是何等幸福!要是當場取飲椰汁則更有趣:水果攤老闆會俐落地拿起大刀劈開一層厚厚...

閱讀詳情 »

吃出堅果的學問》 蘊含著子孫滿堂美好願望的「巴旦木」   《聖經》作為世界上知名度最高、普及面最廣、讀者群最龐大的經典巨著,對西方文化有著無比深遠的影響。其中記載的動、植物大多成為西方社會具有象徵意義的神物。《聖經》裡提過一個「神跡」:猶太教的第一祭司長亞倫(Aaron)的手杖有一天居然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國人捐贈皮膚風氣低,每年僅不到40人。台大醫院成立「國家型皮膚保存庫」,將加強推廣大體皮膚勸募,預計提升捐贈數至每年300人,該院副院長林明燦及整形外科主任戴浩志,都率先簽署響應。 大體皮膚是燒傷救命關鍵 去年八仙塵爆造成15死499傷,衛福部耗資2億元購買國外大體皮...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