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幹細胞新療法! 國衛院找到「組織再生」關鍵物質可救失智、肌萎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治療失智、巴金森氏症、心肌梗塞、肌肉萎縮症等疾病,台灣研究找到了新方法!國家衛生研究院今(13)日發表最新研究成果,國衛院細胞與系統醫學研究所研究團隊歷經7年的研究,發現利用特殊技術刺激間質幹細胞,可分離出具有修復細胞功能的「幹細胞外泌體」,並從中鑑定出促使神經再生及功能修復的活性物質。

國衛院細胞與系統醫學研究所副研究員李華容表示,研究團隊發現,若對大腦受損的小鼠注射帶有「修復」能力的幹細胞外泌體,觀察到受損的神經細胞1周後可以長出突觸,1個月後神經細胞的數量可以恢復到原本的6成,且其認知、學習和記憶功能皆獲得改善。

研究顯示,幹細胞外泌體較間質幹細胞更具有促進組織再生的能力,又能避免細胞植入手術的風險及副作用,對再生醫療帶來新的突破。該系列研究成果已分別於2019年、2020年發表於國際再生醫學權威期刊《STEM CELLS Translational Medicine》。

李華容指出,研究發現,細胞外泌體是細胞用來和外界溝通的一種工具,在不同環境下所裝載的訊息也不同,若以特殊技術刺激廣泛存在於骨髓、脂肪裡的間質幹細胞,可分離出具有修復不正常細胞缺失功能的「幹細胞外泌體」。

進一步分析國衛院團隊所開發的誘導型間質幹細胞外泌體的組成分,李華容說,鑑定出內含2′,3′-Cyclic Nucleotide 3′-Phosphodiesterase等數種促使腦神經再生及腦部功能恢復的活性物質,顯示幹細胞外泌體就具有促進組織再生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團隊也發現細胞外泌體除了能刺激再生,亦有抗纖維化、抗發炎的效果,也可能應用於心血管疾病之上,甚至可能與國外合作研發、治療新冠肺炎晚期患者。

李華容強調,該技術已取得國內專利,且同步申請美國、英國、日本專利。雖然目前幹細胞外泌體的研究範圍僅限於治療神經相關疾病,但未來可望用於治療退化性疾病、組織或器官損傷、細胞缺陷、神經退化性疾病、腦與脊髓創傷、中風、學習障礙、巴金森氏症、心肌梗塞、肌肉萎縮症等疾病。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國內驚現「最小病例」僅4個月大! 必防4種肉毒桿菌中毒感染形式

九旬嬤「吃不下、排不出」拚命忍痛 竟是4公分大惡腫瘤堵腸道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桃園有名女童「琪琪」,2年前出生時,從左臉到背部跟整個手臂都佈滿黑痣,面積之大讓人看了不忍,就連她的爸媽一度不能接受,出生後整整一個月不敢抱他,也不讓家裡長輩看孫;最近她終於動了第一次的換皮手術,並拆掉繃帶首次與大眾相見。 琪琪罹患的是僅有50萬分之一機率的「先天性的巨大型黑色素痣」,出身時遍及半...

閱讀詳情 »

一名28歲柬埔寨籍的女子Sreng Pichna,兩年前出現頭痛、視力模糊、心跳快的症狀,原本被診斷是高血壓所致,但吃藥卻無效,於是再次就醫,檢查發現,是因為右邊腎上腺長出嗜鉻細胞瘤,使得血壓降不下來,最後選擇遠赴台灣台中童綜合醫院治療,以達文西機械手臂手術切除腫瘤後,血壓也完全恢復正常。Sreng...

閱讀詳情 »

挖咧!竟然從小吃毒吃到大!各大媒體報導,高雄醫學院最新研究發現,「美耐皿」在攝氏30-40度時會釋出三聚氰胺,進而殘害人體腎臟,並造成腎結石等疾病。 根據高醫實驗,在80位大學生中,使用美耐皿餐具盛裝高溫食物,幾天後,尿液中的三聚氰胺比他人多出數倍,實在可怕! 坊間小吃攤,美耐皿餐具也相當常見,但...

閱讀詳情 »

35歲男子玩手機到雙手酸麻 頸椎變形長骨刺 據瞭解,這位35歲的男子是名工程師,不但白天經常低頭玩手機,夜裡更喜歡窩在床上玩,一玩就是幾個小時。剛開始,這名男子發現玩手機時間長了會雙手酸麻,但他以為只是肌肉酸了不以為意,直到後來發現不玩手機時,雙手也會酸麻無力,才嚇得到醫院求診。   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