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新十大慢性食物過敏原

新十大慢性食物過敏原

聯安診所發佈「新國人十大慢性食物過敏排行榜」,蛋白、蛋黃、花生名列前三!聯安診所院長暨肝膽腸胃科鄭乃源醫師表示,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長期因食物而造成慢性過敏者,可能會出現腹脹、腹瀉、便秘、消化不良等問題,提醒民眾若出現不明原因的不適或免疫失調問題時,不妨藉由飲食食物過敏原檢測以瞭解自己的潛在過敏原,先把腸胃養好,以提升自己的身體免疫機能。

 

新十大慢性食物過敏原

 

聯安診所分析2019年度1,283筆慢性食物過敏原檢測數據,發佈「新國人十大慢性食物過敏排行榜」,前三名分別是蛋白、蛋黃及花生,其後依序為蜂蜜、腰果、黃豆、小麥、牛奶、鰻魚以及綠豆,可作為民眾在未知自身食物過敏原的情況下之飲食參考。

 

然而,「慢性食物過敏」是什麼?與一般常見的急性食物過敏有何不同呢?鄭乃源醫師舉例,有些人一吃到蝦蟹皮膚就會出現紅疹、搔癢、呼吸急促等情況,就是一般大眾認知的「急性食物過敏」,通常吃到後在數分鐘、或數小時內就會出現不適症狀;然而,慢性食物過敏的過敏反應則不那麼即時顯現,甚至需要數天才會出現不適症狀,包括像是脹氣、便秘、腹瀉、消化不良、頻頻放臭屁等腸胃功能失衡的問題。

 

鄭乃源醫師進一步解釋,長期食物過敏會破壞腸道黏膜功能,使腸道黏膜出現間隙,若過敏原滲漏穿過腸壁、進入各個組織器官就會誘發過敏反應,形成過敏、發炎、滲漏、腸道失衡的惡性循環,嚴重時恐連帶影響皮膚、呼吸、神經等系統出現異狀,使得身體的小毛病反覆發作,卻不知問題從何而來。

 

鄭乃源醫師補充,現代人的飲食與生活習慣不如以往,生活步調繁忙、工作壓力大,對腸胃已是一大負擔,若再加上長期間吃入慢性過敏原的食材,更容易加重腸胃功能失衡;這類的腸胃問題雖然還不到疾病的程度,但仍是相當擾人,影響個人生活品質。

 

因此,鄭乃源醫師叮嚀,若發現自己出現不明原因的腸胃症狀時,建議積極諮詢醫師診斷以釐清是否有腸胃器官異常;若非因疾病所致,則可評估進一步接受急、慢性過敏原檢測以找出問題癥結點。依照檢測結果調整飲食與營養攝取,就可望能擺脫擾人小毛病,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質。

 

圖文創作:健談

專家諮詢:聯安診所院長暨肝膽腸胃科 鄭乃源醫師

 

延伸閱讀:

你所不知的慢性過敏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3802

【常見的食物過敏原】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4242

 

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來信指教,感蝦哩

 

 

喜歡健談,可以給我們一個讚,

比喜歡更喜歡,可以按下分享,

超喜歡健談,請告訴親朋好友!

健談 havemary.com 用健康漫畫方式,帶你簡單瞭解正確健康概念與疾病,讓大家一起漫漫健康~想看每日最新健康資訊嗎?請上健談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avemary
新十大慢性食物過敏原

相關推薦

記者金仲達/台北報導 沐恩生醫致力於利用大數據的資料研究來開發醫療人工智慧服務,同時與醫療院所進行產學研究成果更符合實際臨床需求。隨著AI時代來臨,沐恩生醫、雲馥數位和台灣微軟協力打造AI醫學研究新型態,以提升醫療品質及醫學研究精準性。日前三方共同舉一場辦新型態AI醫學研究線上峰會,邀請到台灣生醫人...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打完二劑疫苗進台灣,居家檢疫天數減半,5月有譜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6)日透露,相關試辦計畫已經在最後簽核階段,最快過了5月初就有可能,屆時只要打過兩劑疫苗者想進入台灣,可以申請減少居家檢疫天數,備妥注射疫苗、國外PCR陰性證明,進來後再驗一次抗體...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3月22日開打AZ疫苗以來,今(26)日最新接種人數已突破4萬人,卻也新增一起疑似嚴重不良反應通報個案,該名40多歲的女性,打完疫苗後12天出現口齒不清、且因懷疑暫時性腦缺血而住院,所幸經診治後人已出院也恢復上班。 根據指揮中心統計,AZ疫苗自3月22日開始施打以...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由名廚江振誠創立的米其林二星餐廳「RAW」在國內一直有全台灣最難訂餐廳之稱,人氣之旺可見一斑,但衛生卻驚爆不合格!台北市衛生局今(26)日就公布最新上門稽查結果,一口氣發現餐廳人員未依規定配戴口罩、病媒出沒以及庫存物品與食材未區隔等衛生缺失,要求限期改善,否則就將開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