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幼兒冒紅疹 醫:多數為良性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幼兒冒紅疹 醫:多數為良性

一個月大的寶寶臉上、身上突發疹子,父母擔心是否為洗澡沒有洗乾淨造成的,醫師表示,小嬰兒從剛出生的前幾周到1、2個月內,皮膚上很常出現各式各樣的疹子,有的在臉上,有的在四肢軀幹,有的則在脖子及腹股溝,不必過度驚慌,因為剛出生幾個月內的小嬰兒身上的皮疹大多都是良性的。

常見5種皮疹 不用治療可自癒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小兒部醫師楊雯倩表示,新生兒皮疹可分為毒性紅斑、熱疹、栗粒疹、脂漏性皮膚炎及異位性皮膚炎。毒性紅斑發生在新生兒出生後幾天到2、3周間,病徵為軀幹及臉部出現許多2公分以下的淡紅斑,紅斑上會有白白黃黃似膿包狀的小點。

另外,家中長輩常害怕新生兒著涼,將他們包的密不透風,這也是導致皮疹的原因之一。因為汗腺尚未發育成熟,在衣服包裹過多、體溫過高的時候,無法順利排汗就可能在脖子、肩膀、軀幹、腋下附近及腹股溝附近產生熱疹,只要皮膚通風散熱就會漸漸改善。

異位性皮膚炎會讓嬰兒皮膚變粗糙

還有一種狀況是新生兒兩側臉頰或額頭會出現白色或淡黃色的小丘疹,圓圓尖尖的,此為皮膚最外層的角質層堆積形成的栗粒疹。在1、2個月大以內的小嬰兒,可能會在頭皮、臉部、眉毛處、耳朵附近或是尿布區出現黃色油垢狀脫屑的疹子,即為脂漏性皮膚炎。

嬰幼兒的異位性皮膚炎多發生在臉部、手肘外側、膝蓋、腳踝外側等,病灶處的紅疹容易有慢性、反覆性的搔癢,小嬰兒會用手去磨去抓,導致脫屑甚至苔癬化,摸起來乾燥粗糙,嚴重的個案會因為破皮而有細菌感染。

無法辨識病症 盡速至小兒科或皮膚科就診

楊雯倩醫師提醒爸爸媽媽們,雖然嬰幼兒的疹子大多都是良性的,不需要特殊治療,可以自癒。,甚至要改善源頭就能好的快,但若出現無法辨識病症的黴菌感染時,父母仍應盡速帶小朋友至小兒科或皮膚科就診檢查。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 抽菸多年的80歲楊姓老翁,近日覺得胸悶、喘咳,平常有痰的狀況,日前晚上睡覺時更感覺像是被勒住脖子、無法呼吸,以為是因為農曆7月被魔神仔鬼壓床,走訪宮廟求神問卜,症狀依然嚴重到喘不過氣。經家人協助送醫後才發現是「肺阻塞」;彰化基督教醫院醫院胸腔內科主任林聖皓醫師表示...

閱讀詳情 »

若您已經有糖尿病、代謝症候群,千萬不可高糖飲食! 糖尿病雖然屬於慢性病,卻會一步步擴及全身,尤其可怕的是它的併發症。大致而言,常見的糖尿病併發症有眼睛病變、腎臟病變、神經病變、易堆積脂肪和膽固醇。   【擺脫高糖飲食 喝水最健康】 低氘水的溶解力較一般水高30%以上,能夠將不被細胞完全吸...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 由於現代飲食與生活習慣、壓力的改變,重新定義血壓達收縮壓130毫米汞柱、舒張壓80毫米汞柱以上即為高血壓。高血壓是身體的一種警訊,也表示健康亮起黃燈,且有快速攀升的趨勢。故高血壓有「隱形殺手」之稱。致命的緣由在於其症狀不明顯,或甚至根本沒有症狀而被忽視。衛福部統計...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 胸部下垂有很多原因,包含從小不注意內衣的穿戴(不愛穿內衣),讓胸部得不到正確的支撐;以節食減肥,胸部得不到足夠的營養和脂肪;哺乳後乳腺萎縮導致乳房變小;以及女性年紀增長後會有胸部下垂的現象,是皮膚、支持組織、脂肪和腺體都明顯退化、萎縮所致。 胸部下垂了嗎?自我檢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