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幼兒冒紅疹 醫:多數為良性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幼兒冒紅疹 醫:多數為良性

一個月大的寶寶臉上、身上突發疹子,父母擔心是否為洗澡沒有洗乾淨造成的,醫師表示,小嬰兒從剛出生的前幾周到1、2個月內,皮膚上很常出現各式各樣的疹子,有的在臉上,有的在四肢軀幹,有的則在脖子及腹股溝,不必過度驚慌,因為剛出生幾個月內的小嬰兒身上的皮疹大多都是良性的。

常見5種皮疹 不用治療可自癒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小兒部醫師楊雯倩表示,新生兒皮疹可分為毒性紅斑、熱疹、栗粒疹、脂漏性皮膚炎及異位性皮膚炎。毒性紅斑發生在新生兒出生後幾天到2、3周間,病徵為軀幹及臉部出現許多2公分以下的淡紅斑,紅斑上會有白白黃黃似膿包狀的小點。

另外,家中長輩常害怕新生兒著涼,將他們包的密不透風,這也是導致皮疹的原因之一。因為汗腺尚未發育成熟,在衣服包裹過多、體溫過高的時候,無法順利排汗就可能在脖子、肩膀、軀幹、腋下附近及腹股溝附近產生熱疹,只要皮膚通風散熱就會漸漸改善。

異位性皮膚炎會讓嬰兒皮膚變粗糙

還有一種狀況是新生兒兩側臉頰或額頭會出現白色或淡黃色的小丘疹,圓圓尖尖的,此為皮膚最外層的角質層堆積形成的栗粒疹。在1、2個月大以內的小嬰兒,可能會在頭皮、臉部、眉毛處、耳朵附近或是尿布區出現黃色油垢狀脫屑的疹子,即為脂漏性皮膚炎。

嬰幼兒的異位性皮膚炎多發生在臉部、手肘外側、膝蓋、腳踝外側等,病灶處的紅疹容易有慢性、反覆性的搔癢,小嬰兒會用手去磨去抓,導致脫屑甚至苔癬化,摸起來乾燥粗糙,嚴重的個案會因為破皮而有細菌感染。

無法辨識病症 盡速至小兒科或皮膚科就診

楊雯倩醫師提醒爸爸媽媽們,雖然嬰幼兒的疹子大多都是良性的,不需要特殊治療,可以自癒。,甚至要改善源頭就能好的快,但若出現無法辨識病症的黴菌感染時,父母仍應盡速帶小朋友至小兒科或皮膚科就診檢查。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33歲荊小姐由於兩側上下顎後牙齲齒與咬合不正,需製作兩側後牙假牙,利用口內掃描方式製作15顆臨時假牙,荊小姐表示,相較於傳統印模製作臨時假牙,數位假牙的準確度與美觀性相當良好,不會有不舒服的情形。 解決印模反嘔不適、立即確認牙齒品質 奇美醫學中心牙醫部贋復科主治醫師...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身陷憂鬱情緒千萬不要放棄,勇於求助相關資源,憂鬱症一定能治癒!根據董氏基金會今年針對18歲以上的民眾進行的調查發現,身邊「有」罹患精神疾病的親友者佔23.0%,也就是將近每4人就有1人身邊有罹患精神疾病的親友。 長期被情緒問題困擾會造成生活品質下降 超過96%民眾覺...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乳癌基因檢測的精準醫療,已可以預知10年內的乳癌復發機率,一位54歲的乳癌患者,左側乳癌約2.6公分,腋下淋巴結轉移3顆,本來擔心掉光頭髮而無法受化療,到醫院接受乳癌復發的基因檢測後,結果顯示她10年內的復發率很高,患者才終於接受化療以保命。 檢測值低於3.33&n...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常有「胃鄒鄒」、「火燒心」症狀嗎?當心可能患有胃食道逆流!據統計,臺灣每100個人就有10至20人患有胃食道逆流症,為改善胃酸逆流症的治療方向與用藥習慣,花蓮慈院在胃食道逆流的研究上不遺餘力,引進內視鏡食道黏膜阻力測量(Mucosal Impedance...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