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幼兒出現血便 竟因大腸息肉惹禍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1名4歲小弟弟有間斷性血便的現象,且長達四個多月,但因無任何腹痛等症狀,家長也沒注意到,因而遲遲未就醫,直到症狀嚴重到解便時出現大量血,才緊急帶其就醫治療;醫師診斷發現患者有一顆六公分的大腸息肉,安排內視鏡切除後再檢查,確診為良性的幼年型息肉所導致。

臨床上,幼年型息肉通常不會演變成惡性腫瘤,而單發性的幼年型息肉則常見於2至10歲的年齡層,且占70%至80%的患者多為單顆,會分布在直腸、乙狀結腸以及大腸其他部位;秀傳醫療體系彰化院區小兒部主任吳孟哲指出,幼年息肉雖不會惡化,但恐也會引起血便、腹痛、腹瀉等問題,影響生長發育。

主任吳孟哲進一步說明,家長平時可以多觀察幼兒大便的顏色,提早發現就能及早接受治療,包括肛裂、感染性腸炎、息肉、美克爾氏憩室、奶蛋白過敏等都有可能成為誘發兒童血便的因素,唯有進一步檢查,透過年齡、出血量多寡、血便色澤等,就能找出主要原因。

平時應讓幼兒多吃蔬果或高纖維的食物,維持身體所需營養外,也能減少疾病找上門;吳孟哲提醒,若患者屬於多發性息肉,且又有家族病史,建議應盡快做切片檢查,才能確保排除惡性息肉的機率。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3661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在台灣,幾乎每個人都離不開賴(Line)、臉書(Facebook)。在美國,則是推特(Twitter)較盛行。美國研究團隊分析推特用戶的推文內容,結果顯示,女性比男性更喜歡發表、轉推心血管疾病相關推文。女性比男性更喜歡討論心血管議題在這篇《美國醫學協會雜誌》所刊登的論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黃軍瑋報導)癌症病友家琪熱愛旅行,罹癌前常與先生結伴遊山玩水,最想和先生走遍世界美景、享受各地美食。但之前因癌細胞轉移,加上癌因性疲憊症,整個人疲累到連吃飯也會睡著,那時的她,別說圓夢、旅行,連走路都有困難。癌症患者因為接受化放療等因素、會引起癌疲憊,甚至累到身體軟趴趴沒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最近有則生酮飲食的影片在親友間傳播,影片中陳述著是一名罹癌男子經由採用生酮飲食,竟然就痊癒了,甚至有醫師進行解說。由於生酮飲食強調不吃碳水化合物;對此,營養師並不鼓勵,而且認為,每天最好還是應該要吃碳水化合物,只是量可以低到每天只佔百分之三十。 生酮飲食一天只吃百分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南部一名20歲女大生,從小未曾有任何過敏症狀,北上求學入住宿舍不到一個月,每天起床打噴嚏至少持續10幾分鐘、天天眼睛發癢流眼淚,甚至出現喘不過氣的情形,就醫檢查確診為過敏;最後,她搬離住處,過敏症狀立即緩解。 9成國人 對塵蟎過敏 收治個案的振興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曾...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