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幼兒看牙哭鬧吵不休 醫建議舒眠麻醉揮別夢魘

幼兒看牙哭鬧吵不休 醫建議舒眠麻醉揮別夢魘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4歲的小凱,平常愛吃糖,從小又有夜奶習慣,導致小小年紀就一口爛牙,但小凱每次看牙聽到鑽牙聲就哭鬧不休、躁動不安,全程需由爸媽硬是抓著、壓著才能勉強看完,帶孩子看牙變成爸媽跟小孩的夢魘,之後前往國泰綜合醫院在舒眠麻醉下,進行兒童牙科治療,一覺醒來完成治療,揮別小孩看牙的夢魘,也放下爸媽心中壓力。

降低幼兒看牙恐懼 根管治療建議舒眠麻醉 
國泰綜合醫院一般牙科醫師謝宗慈表示,不少小孩害怕看牙,只要一坐上診療椅,就馬上扭動、哭鬧,無法配合治療,加重治療的困難與危險性;因為小孩嘴小,以高速轉動器械治療已有一定的難度,若小孩又因緊張亂動,尖銳器械很容易刮傷口腔,甚至割傷舌頭,所以若小孩需進行全口或根管治療等較複雜療程時,建議父母不妨考慮讓孩子接受兒童牙科舒眠麻醉接受治療,降低小孩看牙時的恐懼及治療過程的危險性。
兒童牙科、麻醉及護理師 通力合作完成治療
國泰綜合醫院麻醉科醫師馮育斌指出,兒童牙科舒眠麻醉治療是透過兒童牙科醫護團隊、麻醉醫護團隊與家長的配合,誘導小孩喝下含有麻醉成分的果汁,待藥物作用15-20分鐘,小孩會出現嗜睡、反應遲緩狀態,此時會幫小孩注射點滴給予持續性的靜脈麻醉藥物,並於舒眠麻醉全程使用進階生理與呼吸監測儀器,以準確觀察小孩的生理狀況是否穩定。
治療過程,麻醉醫師與兒童牙科醫師間隨時討論治療進度,麻醉醫師依治療刺激強度做麻醉藥物劑量的調整。療程結束,停用靜脈麻醉藥物後,小孩約半小時內就會清醒,且護理師會持續監測小孩的生理狀況,直到恢復情況達到標準才可返家,如此可避免突發狀況及降低鎮靜麻醉風險。
麻醉也有風險 精準監控心跳、呼吸才安全

舒眠聽起來輕鬆,但只要是鎮靜、麻醉,就有其風險,因此,國泰醫院提供的兒童牙科舒眠麻醉治療,從麻醉前評估到舒眠麻醉之執行,全程由麻醉科醫師執行,且全程監控病人的心跳、血壓、呼吸、血氧濃度等,以達到最精準的麻醉評估,與最即時的麻醉照護,降低麻醉突發狀況,確保病人安全。

【延伸閱讀】

流感高峰季將近 了解這些助你慎防嚴重併發症

驅車北上尿不停 針灸改善膀胱過動症

久咳不癒竟是乳癌? CDK4/6抑制劑助腫瘤縮小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26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木森/台北報導】隨著出生率逐漸下降,根據內政部人口統計最新數據顯示,台灣今年1月死亡人數已大於出生人數,人口呈現負成長現象。人口老化的過程中,年長者最常面臨的是嚴重牙周病或是老化後骨質流失,導致牙齒的自然脫落。但大量缺牙不僅會讓老年人無法開心進食,臉部也會因為缺牙產生凹陷,而深深影響...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素有「癌王」稱號的胰臟癌很難提早發現、病程又快,有8成以上的病患在驚覺有異求診時,多半已進入晚期而無法開刀,這是導致胰臟癌死亡率高的最關鍵因素。高危險族群提高警覺 有異狀及早就醫  高雄榮民總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洪肇謙表示,胰臟癌與一般癌症不同,「大部分癌症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日前一名77歲陳先生,因急於趕火車突然倒臥在善化火車站月台上,同在月台遠處的柳營奇美醫院護理師蕭嘉鳳及醫事放射師林宏吉、蔡家駿看見後,立即奔上前檢查,發現陳先生已無意識且摸不到脈搏,便立即施予心肺復甦術(CPR)及呼叫求助,並使用車站設置的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AED...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灣第485例新冠病患,美國境外移入10多歲少年,居家檢疫期間雖然無症狀,但接受地方衛生局病毒檢驗確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接獲訊息立即大震盪,指揮官陳時中要求衛福部政風單位調查,今(19)日陳時中特別解釋,只是想要瞭解地方政府有這樣舉動原因,由較公正單位調查原因。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