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幼兒鼻腔塞異物 家長切勿動手挖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學齡前小朋友容易把物品往口鼻塞,台中市一名媽媽抱著孩子到診所求診,表示孩子把防蚊手環的扣子塞進鼻子裡,開業醫林釗尚立即作緊急處理;首先將鼻腔內的分泌物清乾淨,並噴上麻藥和黏膜血管收縮劑,在反射鏡良好的視野下操作,用異物輪匙繞到異物後面,向前勾出來。

林釗尚表示,取出此類異物要注意,這類異物通常是光滑圓潤的物品,而鼻腔內的圓形光滑異物,千萬不可使用鼻鑷夾取,因為當鼻鑷一夾時,異物會從夾子尖端滑開,反而更往內部塞,若掉入氣管,就更麻煩了。

林釗尚指出,當小朋友鼻腔塞入異物時,父母在第一時間可能會嘗試幫小孩挖或夾出異物,但鼻黏膜敏感脆弱,若用力擤或用力挖,一下子就會腫脹堵塞,非但取不出,反而更往鼻腔內部推擠;若孩子年紀太小,千萬不要這樣做,因為這樣可能導致異物掉入呼吸道的深部。若父母第一時間沒發現,後來才發現小孩單側鼻孔一直流黃鼻涕,而且還有臭味,單側流濃黃鼻涕甚至偶爾夾雜血絲,就是鼻內異物特有的症狀。

家長如何預防小孩把異物吸入或塞入鼻腔?林釗尚建議,首先小的玩具零件或家具用品,如鈕扣、硬幣等,要避免給小孩玩耍;而且購買玩具時,注意玩具零件是否易脫落,一旦發現異物被塞入鼻腔或呼吸道,千萬不要打罵,重要的是穩定幼兒的情緒,因幼兒哭時,吸鼻子的動作會將異物往內吸,同時應保持呼吸道暢通,立刻送醫治療。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0193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第13輪將開放一般民眾混打,第1劑AZ,可換打BNT,傳出不少原本預定接種第2劑AZ的人,想改打BNT,而取消原本預約。對此,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提醒,如果該輪預約爽約,下一輪就無法預約,也就是放棄第12輪預約機會,就不能參與第13輪接種。 ▲中央自設接種站一覽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COVID-19疫情加上近期適逢流感流行季,疫苗接種的工作陡增。而因應民眾持續增加的施打需求,政府加開「產線」,卻沒有良好的人力支援政策,已經衝擊原先的急性病患就醫權益,也引起醫護不滿。疫苗施打+就醫需求增 醫院人力短缺北市聯醫肩負諸多疫苗施打任務,許多醫護人員坦言,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衛生福利部舉辦第七屆優良暨資深典範醫事人員頒獎典禮,臺北醫院醫事放射師彭玭榮獲資深典範獎,社工師李季娥、臨床心理師陳瀅如榮獲優良獎,物理治療師施竣元榮獲閃亮新人獎肯定。放射師克忠職守 耐心溝通榮獲「資深典範獎」的放射師彭玭說:「遇到車禍急症的病人,病人因疼痛或緊張無法配...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綜合報導】早年留學西德的民進黨創黨元老之一,也是台灣議會暴力第一人「朱高正」,在政壇留有一句名言:「政治是最高明的騙術。」於昨(22)日晚間傳出因大腸癌病逝的消息,得年67歲。行政院長蘇貞昌也在媒體公開表示,回憶朱高正當年推動國會改革的勇氣,即便後來因信念不同離開民進黨,如今願...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