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度數測量不精準 高貴人工水晶體只是白花錢

度數測量不精準 高貴人工水晶體只是白花錢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白內障換人工水晶體就能看見,但未必清晰!多數白內障患者都有合併散光的問題,拜醫療科技進步所賜,術後不想戴眼鏡者,可選擇矯正散光人工水晶體。不過,醫師提醒,人工水晶體擺放位置要精準,否則只是白花錢。
每6名老人 1人有白內障
白內障是導致全球致盲率的主因。據統計,國內65歲以上老年人,每6人就有1人有白內障;所幸,白內障透過置換人工水晶體,將混濁、硬化的水晶體摘除,就能重見光明,且根據患者視力需求,也有多種功能性人工水晶體可選擇,如非球面、多焦點、矯正散光等。
白內障屈光矯正手術 術後清晰是關鍵
基隆長庚醫院眼科主任孫啟欽指出,白內障患者術後最常面臨老花及散光的問題,需要配戴眼鏡才能看得清楚,或自費選擇功能性人工水晶體,但許多人以為選擇愈貴的人工水晶體,所有眼睛視力問題就能一併解決,其實關鍵在於手術過程的度數測量及人工水晶體擺放位置是否精準;而嚴重白內障、乾眼症、曾接受近視雷射手術者,都可能造成測量誤差,影響術後視覺清晰度
術中即時度數測量 新技術精準定位
過去白內障合併散光患者術後,須等到回診時才能測量屈光矯正效果。夏威夷大學臨床副教授陳明表示,國外已有「屈光白內障手術系統」,協助醫師在手術過程中,事先判讀選擇適合的人工水晶體度數植入及術後的度數,並指引水晶體擺放位置、植入後轉向定位時,同步顯示各定位點的殘餘度數,患者術後視力即可預期,此技術預計今年下半年引進台灣。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623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15)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告,依據疫情監測資料顯示,以色列與印尼疫情已過高峰,趨勢明顯下降,因此自10月17日零時起(航班抵台時間),調整2個國家旅客入境檢疫措施,不用到集中檢疫所,回歸防疫旅館。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抵台旅客14日內具以色列與印尼旅遊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高雄市鹽埕區「城中城」的一場無情大火,奪走46條人命,搶救過程中,新聞快報中不斷更新「OHCA」人數,像是死神譜出人間悲歌序曲,傷者已沒有生命徵象被送往醫院急診,活下去機率堪稱渺茫,前外傷醫學會理事長簡立建說,OHCA重點在於送醫前,現場目擊者或緊急救護員能在第一時間給...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附設南投縣公立社區長照機構(草療日照中心)是以失智、失能照護為主的在地日照機構。為讓長者享受重陽節氣氛,工作人員精心策劃-自製「精彩生命故事書」~歡慶九九重陽節活動,回顧長者自己在中心活動的作品,欣賞自己與他人的成果,提高場內的互動性和參與性,達到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隨著現代人忙碌的生活習慣,常常吃飯速度都要很快,在咀嚼過程可能一個不小心咬到碎骨頭,或是某些飲食習慣,例如:咬冰塊、喜歡啃骨頭或喜愛有嚼勁的食物,也可能有不自覺的牙關緊咬、夜間磨牙等的問題所致,一般隨著年紀增長,牙齒使用時間越長,鈣化的硬組織增加,牙齒產生裂痕機會也會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