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廚師爸爸分享解決孩子挑食的5個方法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喬依絲編譯 Photo Credit: Unsplash @ pixabay by CC0 Public Domain

民以食為天,在華人世界更是如此,甚至有老外開玩笑表示,華人的文化完全就是「吃」的文化,像是「工作稱為”飯碗”、辛苦稱為”吃力”、嫉妒稱為”吃醋”」等,由此可見飲食對華人的重要性。因此,當華人家中的孩子出現不如父母預期般好好吃飯的情形時,可以想見父母親會是多麼地焦急及擔憂。

根據專家統計,挑食或是偏食的情形大多出現於6個月至6歲的兒童,比例高達30%,由於外食普遍高油高鹽高糖,易造成口味過重,因此常吃外食的孩童會比在家吃父母煮的孩童挑偏食比例更為嚴重。此外,也有科學家研究發現,基因會影響口味的偏好,世界各地民族由於基因不同,對於酸甜苦辣喜好也會有所差異。

然而無論是基因亦或是飲食習慣,當孩子不愛吃正餐時,總是造成父母極大的擔憂,深怕孩子營養不良。加拿大有位爸爸Roger Mooking也是深受困擾,他的四個女兒分別是3歲、5歲、8歲及9歲,其中一位非常挑食,身為廚師的Roger用了下列5種方法解決他的女兒愛挑食的問題。
廚師爸爸分享解決孩子挑食的5個方法
(1)每週採買一種新的食材
新的食材可以是任何水果、蔬菜、不同部位的肉類或是不同形狀的麵食,每週新增一種食材,一年就增加了52種新的嚐試。

(2)發揮創意隨意變化
不要因為某樣食材孩子不喜歡就完全摒棄不買,可以試著變化配方或是型式,例如若孩子不愛吃整根香蕉,也許可以試試香蕉切片。

(3)讓孩子選擇
菜色及烹飪方式不要一成不變,「多樣化」是重要的關鍵,可以試試看煮出各種料理,由孩子自由選擇搭配,例如提供潤餅皮,裡面的餡料由孩子隨心所欲自由添加。

(4)讓孩子一同參與
當Roger的女兒們大到可以自己坐的時候,他會一邊料理一邊向坐在一旁「觀摩」的女兒解說,將她們視為成人般地教導她們認識廚具、食材以及如何運用,久而久之他的孩子們對於食物及料理開始產生了興趣及尊敬。

(5)有時用點小計謀也無妨
當孩子不愛吃花椰菜時,Roger會請太太將花椰菜做成菜泥,拌入番茄醬或是其他醬料,孩子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吃到營養的醬料了。

切記千萬不要因為正餐吃得不多反而提供更多的點心充飢,另外,餐前一小時不要讓孩子吃喝任何飲料零食。相信只要用點巧思、對孩子多些讚美、用餐時間愉快的交談與陪伴,孩子的食慾一定會漸入佳境的。

Reference :
5 ways to deal with a picky eater—from a chef

相關推薦

圖片來源下同 28歲的戴維斯(Ellie Taylor-Davis)憶述三年前與男友炒飯時發覺有不妥: 「我感到體內有東西在動,感覺很奇怪,從未試過這樣。」她最初以為便秘, 但一個月後醫生替她裝子宮環時發現有異,要求戴維斯驗孕。 醫生透過聲波檢查,發現戴維斯卵巢及腹部有一個16釐米癌腫瘤, 並已壓...

閱讀詳情 »

翻攝051jk、popista,示意圖   20歲的青年男子小梁(化名)被診斷出患上老年人常見的腦萎縮。據悉,近兩年來,小梁每天夜裡都要玩五六個小時手機,直到凌晨兩三點才睡覺,七點再起床上學。醫生分析,在晚上大腦的休息時段沒節制的玩手機是造成小梁腦萎縮的重要原因。   今年1月...

閱讀詳情 »

許多人感冒求診都會習慣問醫師「可以幫我打針嗎?這樣好的比較快!」然而,這卻是錯誤的迷思。新光醫院家醫科胡念之醫師提醒,一般感冒沒有特效藥,無論是針劑或口服藥物都僅能緩解症狀,重要是靠身體的免疫力戰勝病毒,感冒才會痊癒;因此,即使打針,感冒也不會好的比較快,反而可能會提高不良反應出現的風險喔!  感冒...

閱讀詳情 »

   (圖片) 血液是滋養身體的源泉,它流遍全身的組織和器官。但隨著年齡的增長,血液中也會出現一些「垃圾」,如果它們不能被及時「清理」,就會影響健康。食物中的「清道伕」,幫你清除血液垃圾,身體更健康!  以下幾個就是對血液有益的食物: 1普洱茶 血糖穩定劑 普洱茶品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