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弱勢家庭貧窮困苦 每月生活費不到一萬元

弱勢家庭貧窮困苦 每月生活費不到一萬元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10月17日是國際消除貧窮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the Eradication of Poverty),這是聯合國在1992年12月22日大會上通過的決議案,目的在呼籲世界各國針對全球貧窮問題的檢討與援助。藉以提高全球的滅貧意識,共同為減少貧困的共同目標努力。家扶基金會希望政府重視我國的貧窮問題,特別是貧窮往往是剝奪許多家戶兒童少年進入社會的資本,更加劇這些孩子未來再度落入貧窮的可能性,造成貧窮循環的深淵。

弱勢家庭負擔大 經濟吃緊生活苦

根據安聯集團最新版全球財富報告中指出,台灣家庭負債佔國內生產總值比已高達87%,房貸更是佔據家庭負債比一半以上。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執行長何素秋指出,台灣目前約有26萬貧戶,貧窮率為3% ,包括低收入戶及中低收入戶。

根據家扶基金會的統計,目前接受扶助家戶中,領有低收入戶補助款者占44.6%;中低收入戶則占21.9%,換句話說,家扶扶助家戶中有三分之二具有法定貧窮家庭身份;其餘三分之一受助家戶,則身處近貧或工作貧窮者等新型態的貧窮狀態中。

家庭成員狀況多 負擔債務不輕鬆 

根據家扶以其扶助家戶資料統計,光是遭遇租屋或借房屋居住問題的就有6,328戶,約佔扶助戶22.6%,5,720位兒少中,有過半數54.2%表達在家庭居住環境上遭遇亟大問題,甚至在急難救助申請項目中,協助住屋需求的生活費比例達48%。

家扶基金會統計顯示,若不含政府補助款,有4,606家戶月收入未滿10,000元,占16.5%;有3,403家戶在10,000元至15,000元間占12.2%;有6,016戶在15,000元至20,000元間,占21.5%,以上合計14,025戶,占50.2%扶助家庭每月平均收入未達基本工資。

貧窮是結構性壓迫 政府應該正視狀況

家扶指出,台灣的社會救助法相關標準一直被認為較許多已開發國家嚴苛,這其中也反映了過去對貧窮的認知,擔心造成太多的福利依賴者,但這也封阻了許多單親、隔代教養、必須照顧身心障礙家人的家庭始終未能進入救助輔助系統,值得政府關注。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533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懷孕擅自停藥  導致「類風濕性關節炎」大爆發 !三十二歲的小瑜(化名)原本很規律在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結婚懷孕後,讓她對服用的藥物開始產生戒心,甚至也不願意回診;原本以為病情會因為懷孕而有所緩和,沒想到卻跟一般孕婦不一樣,懷孕初期反而出現關節腫痛大爆發。經家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40歲的小芳(化名)是一名急診護理師,日夜顛倒的上班時間及工作壓力,讓她即便休假也選擇宅在家休息,長期缺少社交活動及生活圈狹窄,不但沒有時間談戀愛,更失去主動交男友的動力。單身多年的小芳,內心深處仍然渴望成家,因不確定自己是否會終老一輩子,或未來還有機會結婚,於是在五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持續延燒全球,至目前為止,全球確診案例已逾247萬名以上,死亡人數突破17萬人。除此之外,季節性流感也不容忽視,台灣至今因感染季節性流感的重症患者也已累計超過千人,不少人開始體悟,現今自體免疫力的強弱,恐是生死存亡的重要關鍵。據研究報告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儘管全球COVID-19疫情仍嚴峻,但各國無不努力讓民眾生活能盡快回到正常軌道上。台灣在被國際社會孤立的現實中,仍成為新冠疫情的防疫模範生,除了維持正常生活,甚至有餘力做出更多「利他」的行動。而在推動「臉部平權」的國際運動中,台灣不僅成為國際臉部平權聯盟(FEI)的創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