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張上淳證實新冠增加血栓風險 武漢再傳疫情缺乏群體免疫恐成關鍵

張上淳證實新冠增加血栓風險 武漢再傳疫情缺乏群體免疫恐成關鍵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新冠肺炎可能增加血管栓塞機會!全球陸續傳出案例,今(19)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說,台灣1名新冠患者曾經解隔離出院,但隨後因中風再次住院,再次接回呼吸器治療。然而台灣高齡新冠患者不多,是否因新冠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張上淳強調需要更多的研究數據。


張上淳表示,因中風再次住院病患年約70多歲,目前仍在醫院治療,台灣類似案例不多,440例患者中大概僅2例有類似情況。陸續有相關資料出來,新冠肺炎可能增加血液血栓風險,提高腦中風危險,但台灣新冠肺炎中高年紀患者不多,慢性病多是糖尿病與高血壓,比較厲害的心血管疾病個案沒有特別多。


台灣0新冠患者倒數中 陳時中強調有疫苗才能安心


台灣再臨新冠無確診,目前僅剩32位患者仍在治療,距離台灣無病患距離不遠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強調,要真正安心仍然要靠疫苗與藥物,才能將危害減到最低。上午前往醫藥與生技公司訪查,相關產能與產線都有整備,但未來疫苗要能上市,先需通過臨床試驗,可能仍有一段路要走。


張上淳也補充,包含美國與世界其他地方,都有在研發新冠藥物,但實際效果必須等待臨床試驗才會知道,疫苗目前也有1百種以上正在開發,目前約有10多種正在臨床試驗,某1間藥廠第1期實驗效果還不錯,目前有幾間公司產品在短期內,或許能夠看到發展上的好成果。


武漢疑似有第2波疫情 沒有集體免疫恐是原因


封城國家雖然陸續解封,但法國傳剛解封就有群聚,同時中國武漢展開全城核酸檢驗,似乎有再次社區疫情的跡象。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在1月23日武漢有1波很大的流行,根據大陸官方數據約有5至6萬人感染,但武漢有1千多萬人,按照目前研究數據,群體要有55%才會有群體免疫力。


莊人祥解釋,不僅中國武漢有第2波疫情,大部分封城國家,雖都能有效降低疾病擴散,但慢慢解封後,在沒有群體免疫力狀態下,個案就可能漸漸再出現,導致相互感染風險上升。因此針對解封國家是否開放邊境,必須考量社區有無2次疫情風險,再來通盤檢討相關措施。


雖然台灣新冠病例非常少,但解隔離出院有沒有「復陽」風險,導致社區擴散的危險?張上淳再次強調,台灣採用3採陰才能解隔離,相對世界標準更嚴格,並且2採陰再度陽性患者,大多數也培養不出病毒,傳染給別人風險很低,台灣之前也有幾例復陽個案,回家接觸到家人,也沒有傳染出去,之後也都3採陰出院。


更多NOW健康報導
5強疫苗競賽 莫德納有望勝出最快明年獲准使用
小傷口也可能致命 蜂窩性組織炎嚴重恐引發敗血症亡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倒吸鼻涕不擤出來 下場可能導致內耳積水耳鳴嗡嗡響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有「癌中之王」之稱的食道癌,令人聞之色變,網路上流傳:「喝咖啡會導致食道癌」的說法,令人擔心真相如何?衛福部玉里醫院營養師高敏敏表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研究,咖啡本身不會致癌,但長期喝「溫度過高」的咖啡,卻可能和特定癌症有關!食道癌最大殺手3字訣:香、檳、酒什麼才是食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隨著3C產品盛行,白內障的發生率不僅逐年增加,而且還有年輕化趨勢;因此,愈來愈多的白內障患者,選擇植入多焦點人工水晶體,以期能獲得較佳的視力,而新一代平衡繞射三焦點人工水晶體,更是符合許多白內障患者遠、中、近視力的需求。來自英國的Rakesh Jayaswal醫師,擁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每年的4月17日是「世界血友病日」,為了喚起大眾對血友病的正確認知,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社團法人台灣省關懷血友病協會與台灣拜耳共同舉辦「2019世界血友病日」戶外定向闖關活動。高醫更首創啟用「KMUH血防個管照護APP」,做為醫院與血友病友、家屬的溝通平台,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盈淑報導】桃園40歲彭先生日前至埔里訪友,突然昏倒失去意識,轉院緊急施行心導管手術,幸運挽回一命;台中73歲王伯伯則是在家暈倒,送醫確認為急性肺動脈栓塞,藉葉克膜度過危險期後,再經心導管治療,日前也順利與家人團圓。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心臟檢查室主任張育晟提醒,心血管急症務必把握黃金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