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彎腰喀一聲竟脊椎骨折! EVA助9旬翁重燃運動魂

彎腰喀一聲竟脊椎骨折! EVA助9旬翁重燃運動魂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9旬翁脊椎骨折 EVA治療一天就下床復健

今年高齡96歲的周老先生,平時身體健康硬朗,喜歡與朋友外出健行,每週還會固定上健身房踩腳踏車及重訓健身。某一天正彎腰準備坐下時,背部喀一聲後,劇痛突然貫穿背部,整個人都無法站直。後來就連簡單的坐、臥動作都伴隨難以忍受的疼痛,就醫檢查才發現是骨質疏鬆導致的脊椎壓迫性骨折。經醫師評估診斷,周老先生選擇接受可擴張椎體強化支撐系統(EVA)微創手術,術後不僅消除脊椎部位的疼痛,一天內就能下床步行復健,出院回家休息兩個禮拜後,也順利重返健身房,重拾平日熱愛的運動。

全台每年6萬人因骨鬆致脊椎骨折 傳統保守治療無效時需手術

收治周老先生的台北中山醫院骨科主治醫師陳文哲教授表示,骨質疏鬆症常見於老年人或停經後的婦女,當骨頭骨質減少,脊柱相對脆弱時,就容易因搬重物、跌倒,甚至咳嗽而發生脊椎骨折。根據調查50歲以上民眾,女性有1/2、男性有1/8機率因骨質疏鬆而導致骨折,其中又以脊椎骨折最常見,估計全台每年約有6萬人因骨鬆造成脊椎骨折。傳統保守治療會採臥床休息、止痛藥物或穿著背架等方式,若保守治療無效,最終會選擇以手術治療;而近年外科手術將骨水泥灌入支撐,雖可強化脊椎,但仍無法有效恢復椎體高度、矯正駝背,且有骨水泥滲漏、椎體塌陷的風險。

脊椎骨折患者新福音 國產EVA微創手術助骨力

陳文哲醫師指出,有鑒以往外科手術不足之處,台北中山醫院引進由國內醫療團隊研發的「可擴張椎體強化支撐系統」(EVA)微創手術作為治療新選擇,採用可擴張且具支撐骨骼結構強度的醫療級鈦金屬器材,搭配專利工具,將植入物於椎體內作360度擴張球狀呈現,使骨水泥能順利注入椎體,均勻填滿避免不當的外溢,讓壓迫性骨折恢復原本的高度、矯正駝背。目前中山醫院已累積超過40例臨床案例,除了明顯改善患者疼痛外,塌陷的椎體高度恢復率也高達80%,且傷口小,約只有0.5公分、患者平均術後2小時便能下床活動,隔日即可出院。

存骨本自飲食做起 荷重運動助遠離骨鬆危機

陳文哲醫師說明,人體骨骼的骨質約於20至30歲間達到最高峰,之後就會隨著年齡增長逐漸流失,使骨骼形成許多孔隙、中空,罹患骨質疏鬆的機率也隨之增加。因此,提醒民眾應及早儲蓄「骨本」,平日除了維持良好作息,飲食多攝取高鈣、蛋白質、維生素D3等,也可多培養從事荷重運動的習慣,如:健走、慢跑、登山、舞蹈等,都有助於增加骨密度、強健肌肉,改善身體的協調與平衡,遠離骨質疏鬆危機。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08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你會怕打針嗎?現在有個好消息,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的研究人員表示,真誠的笑容真的可以減輕接種疫苗的疼痛!所謂真誠的微笑,是揚起嘴角而且笑出魚尾紋,可以讓打針時的疼痛減少40%,透過降低心率來降低對針頭產生壓力的生理反應。令人感到驚訝得是,做鬼臉也有一樣的效果,研究結果發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坐骨神經痛嚴重時,不僅服藥沒效,可能連打針治療都無法改善,這時就得透過手術治療才能舒緩。臺大醫院竹東分院黃鼎鈞醫師指出,過去開刀有後遺症及副作用風險,所幸目前醫療進步,已能透過微創拿骨刺的方式,減少不必要的傷害並以及後遺症,且能幫助患者盡快恢復日常。60歲男大小腳酸麻痛...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9)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3名新冠境外移入確診,分別由自印尼(第827例)、菲律賓(第828例、第829例)入境,都在檢疫期滿後自費採檢確診,接觸者共28人,都列自主健康管理;另外,集中檢疫所開放一般民眾申請首日,1,500個房間,約685位民眾完成訂房。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國健署透過全國癌登資料庫,統計民國102到106年各醫療機構胃癌病人存活率,分析數據顯示,臺中慈濟醫院胃癌5年觀察存活率全高於全國平均,尤其第一期存活率高出近一成二,也高於醫學中心平均近一成;顯示臺中慈濟醫院胃癌病人照護品質已從數據獲得肯定。胃癌期別這樣定 淋巴結是轉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