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影/真的不科學?準中醫師:我們研究比西醫更難做

影/真的不科學?準中醫師:我們研究比西醫更難做

影音中心/劉又瑋報導

很多人的刻板印象總認為,中醫是相對西醫來得較不科學的醫學,關鍵在於西醫的治療方法、藥物研發都要透過許多實驗,有了足夠數據佐證其有效性,才能實際應用在一般大眾身上,中醫則被認為透過經年累月的經驗,將有用的方法持續傳承使用在療程中,中醫是否真得不科學,已是準中醫師的Ovi認為這是天大誤會,他們不只有做研究,比起西醫簡單就能操作實驗,中醫為了完成實驗更是費盡心思。

目前是義守大學士後中醫系大五學生的Ovi,預計11月就能成為中醫師,她提到大家對中醫最大誤解,就是不做研究、沒有相關數據證明其療效,對此Ovi表示,中醫當然有做研究,最常進行的實驗就是將早期流傳下來的療法,套用在現代人身上是否適用,研究中證據公信力最高的就是「雙盲實驗」得到的結果,與西醫相比中醫要做起雙盲實驗,其實難上不少。

影/真的不科學?準中醫師:我們研究比西醫更難做對於不少人的刻板印象都認為中醫不夠科學,準中醫師Ovi反駁:「中醫也做了很多有數據佐證的研究。」(圖/翻攝「-Ovi’s 中醫日常」YouTube)

Ovi以藥物實驗為例,西醫進行雙盲實驗,只要給實驗組和對照組,分別吃外觀完全相同的測試用藥與維他命,就能輕鬆達到測試人員和受測者,無法分清楚自己身在哪一組的「雙盲目的」,然而流傳下來的中藥帖方,通常使用天然材料,時常帶有濃烈氣味,研究人員只得透過色素或香料,做出類似測試中藥的味道,才能達到混淆目的。

影/真的不科學?準中醫師:我們研究比西醫更難做Ovi還指出像是藥物研究,西醫操作執行很容易,中醫卻為了做出相似中藥的味道煞費苦心。(圖/翻攝「-Ovi’s 中醫日常」YouTube)Ovi舉出一篇有關巴金森氏症患者症狀,吃中藥能否有療效的研究,就是運用上述方法完成「雙盲實驗」,在長達32周的實驗過後,證明中醫用藥確實有發揮療效,她希望大家知道,經過現代科學思維教育下的中醫師,對於實證研究其實非常重視,千萬別再說「中醫不科學」。


相關推薦

蘇州女孩小嚴半年來經常頭痛、抽搐,醫生開顱發現一條30釐米長白色活蟲在其腦內遊走!此蟲是豬肉絛蟲的幼蟲,小嚴可能吃了含有絛蟲卵的生蔬菜或沒熟的肉類,蟲卵通過消化道進入血液,再進入腦組織。 醫生提醒:勿食生食,食物一定要煮熟煮透再吃。 這些食物別生吃!①福壽螺可藏6000條蟲②生吃黃鱔可能感染寄生蟲,...

閱讀詳情 »

        (圖片來源diomedia.com)   專家提倡:早點「養」血管,勝於老來「治」。當血管堵塞不足70%時,人體無任何感覺,當堵塞超過70%進入晚期時,人體才會有不良感覺。按照血管橫斷堵塞的程度,一般分為:堵塞初期:堵塞30%無癥狀 ...

閱讀詳情 »

  (示意圖-圖片來源nipic nipic)平時在家或者在公司裡喝水一般都是用飲水機或者是電水壺。像喜歡即時即用的朋友最愛用飲水機了,為什麼?方便唄!電水壺需要燒開了放冷了喝,費時間。但也有不少的人喜愛電水壺喝水,認為燒水喝才是王道!現在問題來了,到底哪一種用著好呢? 飲水機...

閱讀詳情 »

(醫美時尚12月號 ) 有些人天生汗腺發達,尤其夏天時,還沒到公司腋下就濕了一整片,時間久了還有臭味,真的好尷尬!別擔心,快趁秋冬來臨時,好好整頓一下如叢林般旺盛的汗腺。 多汗是代謝好? 多汗症是某部位特別多汗,如腋下、手、腳汗特別多,甚至影響日常生活,皮膚科醫師黃勇學表示,排汗就是排毒,汗多是否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