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影/真的不科學?準中醫師:我們研究比西醫更難做

影/真的不科學?準中醫師:我們研究比西醫更難做

影音中心/劉又瑋報導

很多人的刻板印象總認為,中醫是相對西醫來得較不科學的醫學,關鍵在於西醫的治療方法、藥物研發都要透過許多實驗,有了足夠數據佐證其有效性,才能實際應用在一般大眾身上,中醫則被認為透過經年累月的經驗,將有用的方法持續傳承使用在療程中,中醫是否真得不科學,已是準中醫師的Ovi認為這是天大誤會,他們不只有做研究,比起西醫簡單就能操作實驗,中醫為了完成實驗更是費盡心思。

目前是義守大學士後中醫系大五學生的Ovi,預計11月就能成為中醫師,她提到大家對中醫最大誤解,就是不做研究、沒有相關數據證明其療效,對此Ovi表示,中醫當然有做研究,最常進行的實驗就是將早期流傳下來的療法,套用在現代人身上是否適用,研究中證據公信力最高的就是「雙盲實驗」得到的結果,與西醫相比中醫要做起雙盲實驗,其實難上不少。

影/真的不科學?準中醫師:我們研究比西醫更難做對於不少人的刻板印象都認為中醫不夠科學,準中醫師Ovi反駁:「中醫也做了很多有數據佐證的研究。」(圖/翻攝「-Ovi’s 中醫日常」YouTube)

Ovi以藥物實驗為例,西醫進行雙盲實驗,只要給實驗組和對照組,分別吃外觀完全相同的測試用藥與維他命,就能輕鬆達到測試人員和受測者,無法分清楚自己身在哪一組的「雙盲目的」,然而流傳下來的中藥帖方,通常使用天然材料,時常帶有濃烈氣味,研究人員只得透過色素或香料,做出類似測試中藥的味道,才能達到混淆目的。

影/真的不科學?準中醫師:我們研究比西醫更難做Ovi還指出像是藥物研究,西醫操作執行很容易,中醫卻為了做出相似中藥的味道煞費苦心。(圖/翻攝「-Ovi’s 中醫日常」YouTube)Ovi舉出一篇有關巴金森氏症患者症狀,吃中藥能否有療效的研究,就是運用上述方法完成「雙盲實驗」,在長達32周的實驗過後,證明中醫用藥確實有發揮療效,她希望大家知道,經過現代科學思維教育下的中醫師,對於實證研究其實非常重視,千萬別再說「中醫不科學」。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國民健康署委託世新大學鍾起惠教授團隊進行15歲至49歲青壯年族群對電子煙之認知態度網路調查,共計1,068位參與。結果顯示電子煙使用率為5.5%,但其中有44.6%的使用者不清楚電子煙的煙油多數含有尼古丁成分。然而食藥署抽驗市售電子煙油,近9成都含有尼古丁,縱使不含尼...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中報導】1名33歲的蔡先生,腰酸背痛好幾天、排尿不順,因行動不受影響,所以沒多加注意,日前半夜突然嚴重下背痛,家人緊急送至急診就醫。長安醫院神經外科主任朱彥澤醫師檢查發現病患雙腳無力,核磁共振顯示膀胱變大,診斷病患為因椎間盤突出所引發的「急性馬尾症候群」,隨即安排緊急減壓手術...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在新1期疫苗接種即將開始之際,又有1批新疫苗抵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1)日表示,台積電、鴻海暨永齡基金會、慈濟基金會共同捐贈的第16批BNT疫苗99.45萬劑,已於今日上午順利運抵桃園國際機場,並在完成通關程序後,直接運送至指定冷儲物流中心進行後續檢驗封緘作業...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楊芷晴/新北報導】天底下沒有男人願意「40歲只剩一張嘴」!然而現代人飲食西化、生活壓力大,很可能4、50歲就面臨性功能障礙的窘境,許多人以為是心理因素居多,「太累、沒感覺、前戲不夠」,但除了疾病因素外,許多人卻忽略了,其實勃起功能障礙和末梢血液循環不良關係密切。 勃起障礙不只是心理因素...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