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從下背痛到腳底 別輕忽坐骨神經痛!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

從下背痛到腳底 別輕忽坐骨神經痛!

坐骨神經是人體最長、最粗的神經、分佈範圍相當廣。從人體腰椎一路往大腿、臀部、小腿等下肢延伸至腳踝。「坐骨神經痛」是指坐骨神經受到異常刺激,造成下背部以下至下肢的疼痛症,症狀可能迅速且突然發作,不會是漸進式,一旦發作,可持續數週以上;從腰、下腰處、臀部至下肢,甚至到足跟蹠部,嚴重時恐刺痛、麻木、或腿膝部無力,併發症可能影響腸道或膀胱控制喪失,造成排泄機能異常。

在臨床上,坐骨神經痛指的不是單一部位的疼痛問題,而是用來泛指,腰、臀、腿等人體下肢部位,出現廣泛性疼痛、灼熱感症狀的統稱。常見於中老年患者、懷孕者、患有脊椎腫瘤者、損傷如骨折、感染或炎症造成、經常搬重物、長時間彎腰或久坐、糖尿病病患。網路有謠傳「要改善坐骨神經痛,一定要開刀。」是真的嗎?

坐骨神經痛的治療方式
一般保守治療先以消炎止痛劑、肌肉鬆弛劑、維他命B群來治療,並配合復健腰椎牽引,但若沒有明顯效果,就要考慮手術。
● 物理性治療/復建包括症狀改善及手術後復健二種,或是按摩、整脊及瑜珈,有時也能幫助緩解。
● 化學性治療/分為口服藥物或直接注射藥物二種,椎管內注射可迅速降低周圍神經的炎症,因此常用於嚴重的坐骨神經痛;口服藥物又分為中藥及西藥,服用解熱止痛和鎮靜劑藥物,如阿斯匹林、水楊酸鈉、魯米那、利眠寧等。雖然制成及原理不全然相同,但效果都是能緩解疼痛。
● 侵入性治療/針灸或外科手術,針灸對坐骨神經痛的緩解有立即改善的效果,且針療後若能緩解疼痛,仍建議用中藥配合治療,以及搭配西醫的復健治療,來達到持續性的治療效果;若是持續而嚴重的坐骨神經痛,已影響到行動和排泄功能,醫師將評估外科手術的必要性。

坐骨神經痛未必需開刀 復健、伸展可緩解
根據臨床統計,除了少見的因脊椎滑脫等結構性原因引起的坐骨神經痛外,一般來說,高達80~90%的坐骨神經痛,只要透過適度的復健、伸展治療,矯正過去不當的錯誤姿勢,不需要開刀,也可以得到改善與緩解。

坐骨神經痛是常見的疾病常與腰椎的不當使用有關,造成的結構變形磨損,進而傷害神經,保養的方式就是要善待腰椎,注意姿勢正確,少搬重物、不要翹腳、坐姿端正、避免彎腰駝背、不睡過軟的彈簧床、避免穿高跟鞋、座椅應有適當靠背、不宜久坐及久站。在居家、辦公閒暇之餘,做些有助伸展腰、臀神經、肌肉的伸展操、拉腰、拉單槓、游泳等運動,是不錯的自我保養方式。對於長期因坐骨神經痛而煩惱,且不想接受手術治療的病人,建議可與醫師討論並接受檢查評估,找出最適合的治療方式。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採訪報導) 季節遞嬗,時序即將入冬,為求保暖,鍋物料理常在此時節成為飯桌上的要角,然而,火鍋湯底往往隱含「三高」危機──高油、高納、高普林,色香味俱全的鍋物恐淪為健康殺手!冬日大吃大喝的結果,可能導致體重增加、血壓升高,想要享受美食、又想遠離「三高」,食材應該如何取捨? 無纖維...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皮/綜合報導) 一名體重120公斤的19歲男大生,近日因考試壓力大,噁心嘔吐持續2天,有胸悶、呼吸喘的症狀,醫師問診得知,男大生平時喜歡喝含糖飲料,嗜吃炸雞排滷肉飯,每日半夜3、4點才就寢,醫師檢查後發現,男大生就診血糖643mg/dL,血液氣體分析呈現酸性,血中並有酮體反應,診斷...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忘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60多歲的張媽媽是位C肝患者,前陣子因甲種胎兒蛋白指數alpha-fetoprotein(簡稱AFP)偏高而一直煩惱,其數值一直高低起伏,而因肝臟內有1顆約1cm左右結節,張媽媽接受肝臟抽吸檢查,報告呈現良性變化,醫師告知高胎兒蛋白,可能是因為慢性肝炎急性發作或肝硬...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民眾一聽聞紫爆產生,個個如臨大敵般地戴起口罩抵禦空污,卻不知抽菸才是最可怕的致命因子,根據董氏基金會指出,在5坪大的房間抽2支菸,室內二手菸的PM2.5濃度是紫爆的7倍! 吸菸者平均減少13~14年壽命 大千綜合醫院醫療副院長暨胸腔內科醫師謝為忠表示,雖然民眾對紫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