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從嬰兒到百歲人瑞 聽力師從出生護到老

從嬰兒到百歲人瑞 聽力師從出生護到老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剛服務完一個剛滿月的嬰兒,轉身下一個案例是百歲人瑞。」每年6月1日是聽力師節,針對這個與聲音息息相關的職業,光田醫院聽力師周寶宣表示,一個人從出生到老,只要跟「聽」有關都是聽力師服務的對象,呼籲民眾要對聽力有正確認知,避免影響溝通,壞了人際關係。

入行超過30年 走過台灣語聽系草創階段

踏入聽力師一行已超過30年,周寶宣受訪時指出,在台灣還沒有成立語聽系前,聽力師都是由國外歸國的學者訓練,她是某知名學者的開山弟子,後來盡心投入臨床工作,最後更成為語聽系培訓教師。

她經歷了台灣從沒有聽力系到成為聽力系老師的階段,且可以幫助許多人,目前她仍然在前線服務個案。

從出生到老 聽力師都能幫

「只要和聽有關,全部評估和處置都是聽力師的業務。」周寶宣介紹,一個人從出生到老,都有聽力師可以協助之處,例如幼兒出生24時後聽力篩檢,以及學齡階段聽篩;而青少年聽力問題也越來越受重視,許多年輕人搭捷運、等公車喜歡戴耳機,由於環境噪音便不自覺調大音量,加上耳機使耳內形成封閉空間,讓聲音更加放大,對聽力造成嚴重傷害。

她更指出,也有許多幼童被爺爺奶奶照顧,老人家聽力不好,電視音量較大聲,如果小朋友長時間待在電視機旁邊,也容易有噪音傷害。過去職業性噪音傷害很受到重視,目前焦點已慢慢轉移至這些娛樂性噪音傷害。

至於老人也會因老化而聽力退化,周寶宣坦言,老人家比較重視視力,容易忽略聽的問題。其實,聽直接影響溝通,「該聽沒聽到,不該聽的自己又亂想,很多年老患者容易和家人有摩擦,或不太敢出門跟朋友聊天,慢慢自我封閉。」年紀大、聽損又不與人互動,罹患失智症的機率大增。

聽力影響溝通 籲民眾重視聽的問題

周寶宣提到,過去她在台中榮總服務,前個案例是剛滿月的嬰兒,轉個身下一位就是百歲人瑞,聽力師病人的年齡層很廣。她還補充,其他包含頭暈、頭痛、耳朵有閉塞感、聽不到等問題,在醫療處理後,仍餘留聽力問題,也需要聽力師協助。

此外,目前18歲以下兒童人工電子耳納入健保給付,評估適用患者、後續調頻、聽能復健,也是聽力師的服務範圍。周寶宣呼籲,民眾應對聽力有正確認知,避免影響溝通,甚至壞了人際關係。

【延伸閱讀】癌症知能講座-個人化醫療 -基因檢測大解密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37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圖片截自中自網以及生活趣聞,下同 人步入老年,會漸漸覺得精力不夠用。那麼,三味中草藥泡茶喝,馬上就會覺得有明顯改觀。這三味中藥是:遠志,益智仁,伸筋草。遠志,益智仁兩味的功效是清腦治昏,提升精力,預防癡呆。人老關節變形而不靈,時常容易抽筋。伸筋草對於老人來說,是寶貝。它能讓人腿腳靈便。 ...

閱讀詳情 »

翻拍自寶寶吧       姜女士要外出處理點事情,就把4歲的女兒交給奶奶照顧。半個月後,姜女士回來了,就把女兒帶回了家。回家後女兒總說尿尿的地方疼,姜女士發現女兒的下體有些紅腫,就帶女兒到醫院檢查。醫生的回答嚇壞了姜女士,經診斷孩子是感染了「尖銳濕疣」的性病。 &nb...

閱讀詳情 »

  人老了難免身體上會有一些問題,這不奇怪。如果說這人過了90歲,頭腦還和年輕人一樣靈活那可一定是有特殊方法保持年輕! 人年紀大了就會擔心老年痴呆的問題,著名武俠小說作家、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獲得者、曾創作過《神雕俠侶》、《射鵰英雄傳》的大文豪金庸先生卻毫不擔心: 92歲高齡依然寫作到深夜...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前金管會主委龔照勝日前傳出與友人餐敘時,急性心肌梗塞辭世,令人十分震驚,也擔心這類事件會不會發生在自己及家人的身上?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韋朝榮表示,溫差過大、激烈運動、情緒不穩、用餐,是急性心肌梗塞的好發時機,這幾種情況容易誘發心臟血管缺氧,猝死機率高,特別是患者多...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