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從張宗憲球員持有大麻電子煙說起 爸媽為什麼會擔心孩子染菸癮?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鍾方

這些年來一到暑假,家中有念國、高中、大學的許多家長,提心吊膽,擔心孩子一起相約聚會,在奇心驅使下,開始吸用電子煙,在孩子的眼中,電子煙不是傳統香菸,會有香菸臭味,而是造型酷炫的「香味棒棒糖」,更令他們感到無助的是,網路上有不少是如何吸用電子煙?如何購買的混雜資訊,讓孩子們誤以為吸食、購買、持有電子煙是合法行為,殊不知,電子煙並不合法,一個不小心,就會讓孩子觸法。

前一陣子,109年7月中旬,新聞報導有「台灣噴射機」封號的籃球球員張宗憲,夜間搭乘計程車被警察臨檢,查獲一支電子煙,菸油檢驗出含大麻成分,帶回警局偵訊,張宗憲解釋是「朋友給的,剛剛一時好奇,有抽了幾口,並不知道有大麻成分。」這則新聞的內容,正突顯了家長們擔心的3原因。

擔心原因1:電子煙是新興菸品,孩子常因好奇而吸用

張宗憲對電子煙的好奇,也是一般孩子們的普遍心態。電子菸無論外觀、造型,以及菸油的種類,完全顛覆傳統菸品,在孩子的眼中,電子煙是很酷炫的流行時尚品,外觀多變,有類似香菸、菸斗、雪茄、USP、筆、打火機等,有孩子形容「前端會有紅色燈光,很酷」。

電子煙沒有紙菸的臭味,甚至是香味,口味無奇不有,水果類、保健類、菸草類、飲料酒、水類、奶類、食品類、草藥類,應有盡有,常讓孩子覺得很新奇,因而願意輕易嘗試。

從張宗憲球員持有大麻電子煙說起 爸媽為什麼會擔心孩子染菸癮?

擔心原因2:電子煙菸油竟然隱藏毒成分,大麻是二級毒品

張宗憲認為自己只是好奇試抽,並不知道電子煙油含有大麻,對許多孩子來說也是如此。在他們看來,電子煙不是菸品,有些青少年更是認為是添加維他命的一種時尚品,從來不認為是菸品,不含尼古丁,更不會含毒品,不會上癮。

殊不知,電子煙油的成分可不單純。菸油是電子煙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屬於化合物,主要成分有PG(丙二醇)及VG(蔬菜甘油,又稱丙三醇),皆是可以食用級成分,但為了改善口味,菸油可能會混有香精、尼古丁、甲醛、乙醛、二甘醇等添加劑,甚至添加大麻、安非他命等有毒成分,由於菸油成分難以控制,常讓人防不勝防,這就是家長擔心之所在,一旦孩子沾染有毒物質,除了可能成癮外,還會損傷一輩子的健康,

擔心原因3:就算是朋友給的電子菸,也會觸犯法律

有些青少年接觸到電子煙後,因為新奇酷炫,很想擁有一支,以為和買時尚精品一樣,可以合馬收藏、炫耀,若被家中長輩發現,就會用「朋友給的」說詞規避,常讓家長擔心不已,難道朋友給的就真的不會觸法嗎?朋友給的也是一種「持有」,但孩子怎麼會瞭解?109年5月份修定的〈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已將電子煙列為「類菸品」,全面禁止輸入、製造、販售,並將吸菸年齡門檻從18歲提高至20歲,酒吧、夜店也將納入禁菸場所,只要持有電子煙就是違法。

另外各地方政府,例如新竹市、台中市已先後通過〈電子煙危害防制自治條例〉,其他台北市、新北市、高雄市、嘉義市、宜蘭縣等的縣市政府,業已研議出電子煙管理草案,禁止未滿18歲者吸食、使用或持有電子煙,違反者予以罰鍰。

多與孩子溝通,預防孩子電子煙菸癮

你可以張宗憲的報導當作是一條新聞,但也可以視為叮嚀及提醒,尤其是家中有18歲以下孩的家長,為了保護孩子,應將這則新聞當做學習什麼是電子煙的素材?為什麼孩子會接觸?同時要瞭解電子煙對健康的危害,唯有「知己知彼」,才能與孩子互動及溝通,指導他們規避之道,預防孩子染菸癮的風險。

參考資料:

1.中時電子報

2.大家健康雜誌

3.聯合新聞網

相關推薦

▲肺阻塞疾病容易被忽略,不少人以為咳嗽及喘只是因為年紀大。(照/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一名75歲男子,最近幾個月來總覺得胸悶,走沒兩步路就喘不停,即使坐下休息、不動也感到呼吸困難,日前開始咳嗽又喘,一開始以為是天氣忽冷忽熱感冒了,不以為意,直到呼吸困難加劇送醫,這才知道...

閱讀詳情 »

老是覺得胸部及肩膀緊繃不舒服?試試擴胸運動吧!佑康復健科診所院長張凱翔醫師表示,運用日常空檔伸展筋骨就能達到舒緩胸部及肩膀緊繃的效果,建議上班族、學生族群、或經常使用3C電腦的族群都可以練習擴胸運動,以改善緊繃喔。  上班族經常久坐辦公桌前,面對電腦手臂往前胸方向呈內縮姿勢,長期下來除可能造成肩頸痠...

閱讀詳情 »

▲心臟衰竭有高住院率及高死亡率。(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老年人虛弱、發喘,千萬別當小問題以對。門診就有一名60多歲老婦人,自覺活力不佳,且一動就幾乎喘不過氣來,就醫檢查竟已是心臟衰竭,且整個心臟擴大,足足有成人手掌般大小,占據胸腔一半空間,緊急打通血管加上藥...

閱讀詳情 »

▲罹患腎血管性高血壓的病人,較容易出現急性肺水腫,會透過腎臟血管攝影確診。(照/亞大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不斷出現喘、胸悶以及血壓飆高的狀況,一名高齡90歲的阿嬤,在短短一個月內連送3次急診,醫師診斷為腎動脈嚴重狹窄,導致「肺部鬧水災」喘不停,沒想到阿嬤竟認為只是比較喘而已,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