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從指甲看健康:發青或有肺病指甲有異常需就醫

指甲的健康問題常常被人們日常所忽視,它最大的作用似乎也只是對於愛美的女生來講可以塗上好看的顏色或是做個美甲。其實指甲與人體健康問題也息息相關。哪些指甲的異常暗示著身體出現了病變?指甲又有哪些日常可能會被我們忽視的小事?一起來看看吧!

從指甲看健康:發青或有肺病指甲有異常需就醫

 

不起眼的指甲經常被我們忽視,但它們很複雜。據美國《赫芬頓郵報》9月24日報導,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南部醫學中心皮膚科臨床助理教授和皮膚藝術學機構的創始人傑西卡·克朗特醫學博士介紹了15個有關指甲的知識。

  1.指甲每個月平均生長3.5毫米。根據美國皮膚病學會的統計:慣用的那隻手的指甲生長速度會快些,腳趾甲平均每月隻長1.6毫米。

  2.指甲上的白斑並不表明缺鈣。白斑是常見的,無害的,並不能表明身體缺乏任何特定的元素。白斑很可能是以前的創傷在指甲板(或是指甲基質)上留下的痕跡。

3.指甲和頭髮都由蛋白質構成。指甲和頭髮都是由角蛋白構成的,只是組合方式不同而已。這就意味著有益頭髮健康的食物同樣也有益於指甲,如維生素、蛋白質等。人們也需攝入健康的油脂和脂肪來保持頭髮和指甲滋潤。

  4.男人指甲的生長速度快於女人。這是美國皮膚病學會的研究成果。唯一可能的例外是女人在懷孕期間的指甲生長速度要快於男人。

  5.指甲是靈長類動物特有的。雖然大多數哺乳動物都有腳爪,但指甲卻是區分靈長類動物和其他哺乳類動物的標誌。靈長類動物發育出了更為寬闊的指尖用於抓握東西。

6.咬指甲被稱為咬甲癖。它是最常見的緊張性習慣。根據美國《網絡醫生》網站的統計,10~18歲的孩子中約有一半的人會咬指甲,但大部分人會在30歲前停止這種習慣。

  7.讓指甲得到充分呼吸。指尖的發硬部位實際上是活組織,塗抹指甲油會讓指甲變得非常乾燥,最終讓指甲喪失大部分水分而乾涸,使指甲缺乏靈活柔韌性和強壯性。

  8.指甲是健康狀況的窗口。有的醫生僅通過指甲就能大致判斷人的健康狀況:發青也許有肺部疾病;角質層中存在毛細血管可能有自體免疫性疾病等。當指甲出現異常,要及時就診。

  9.指甲在夏天的生長速度快於冬天。根據美國皮膚病學會的研究成果,一年中的不同季節會影響指甲的生長速度。

  10.有約10%的皮膚病與指甲相關。大約一半的指甲疾病是由真菌引起的。其他常見的指甲疾病包括白斑、豎紋、細菌感染和嵌甲。老年人比年輕人更易存在指甲問題。

11.壓力會影響指甲的健康狀況。除了 ​​咬指甲以外,慢性壓力還會抑制指甲的生長。因此,處理好壓力並保證睡眠,不僅有助於身體健康,還能讓指甲擁有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

  12.人們反感指甲劃過黑板的聲音。2011年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原因在於這種噪音所發出的頻率會被耳道的形狀放大。當然心理暗示也在起作用。

  13.指甲的角質層具有保護功能。角質層能密封防潮和防止細菌進入人體,這就是美甲師不把它切除掉或挑開的原因。處理角質層時應當盡 ​​可能保持原樣不動。

  14.指甲的硬度主要由遺傳因素決定。指甲的形狀和生長速度,主要是由遺傳因素決定的。如果指甲經常折斷或剝落,那可能因為太乾了。

  15.指甲需要血液才能生存。指甲受傷後脫落是因為受傷指甲板的血流量供給不如正常指甲。當指甲基質和甲床重新長出指甲後,這就是個新指甲。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國產流感疫苗出口海外市場,更加突破。國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生產的4價流感疫苗,已於2019年10月獲得泰國FDA核發的藥證,預期2020年可以在當地上市,為台灣生物製劑產業開拓東南亞市場,展開新局面。   國光生技於2個月前獲得泰國FDA核發3價流感疫苗...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108)年公費流感疫苗即將於11月15日起分3階段開打,為加強宣導流感預防及疫苗接種等防疫訊息,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在官方臉書舉辦「流感疫苗 守護一家子健康」直播活動,特別邀請正能量女神Janet與疾病管制署防疫醫師吳佩圜,共同宣導流感防治知識。   J...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傅婷/台北報導】台灣全民健康保險制度舉世聞名,實為國人驕傲。不過,在醫病關係、病人參與部分,仍有待加強,臺灣病友聯盟表示,希望能讓更多病友及照顧者共同投入病權倡議,達到健保、政府、病人等三贏目標。   臺灣病友聯盟理事長楊志良表示,病友聯盟成立於2016年,致力推動病友「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遊戲」是兒童生活的全部,透過遊戲的過程對兒童帶來「生理」、「心理」與「社會」層面的影響,對特殊需求兒童更為重要。家扶基金會公佈2019特殊需求兒童遊戲權調查報告,發現超過6成特殊需求兒童,在遊戲過程中,曾經遭遇不友善的對待;9成家長認為現行的遊戲空間不足。特殊兒童媽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