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復健「好手帶壞手」 醫:干擾復健成效

復健「好手帶壞手」 醫:干擾復健成效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有許多中風患者治療後,需要長期努力復健,才有機會恢復身體的運動能力,然而許多人因復健觀念不佳,反而降低復健效果!台北榮總神經復健科醫師蔡泊意指出,常見許多患者會「好手帶壞手」,反而會干擾壞手神經復原,應每天限制好手只能活動3小時,多活動壞手。

腦中風人數多 存活也遺留後遺症

依據衛生福利部2017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顯示,腦血管疾病為台灣10大死因的第4位。腦中風是致命的疾病,即使存活後,通常會遺留下不同程度的神經功能障礙。

國健署呼籲,民眾牢記FAST(快、快、快)中風口訣:「臉歪手垂大舌頭,記下時間快送醫」,以辨識中風初期的重要症狀,把握「急性中風搶救黃金3小時」。

不要好手帶壞手 復健效果打折扣

若患者因中風遺留神經後遺症,需要積極復健來恢復神經功能。蔡泊意表示,常常有病人「好手帶壞手」,其實會變成一種「被動」關節運動,這種被動運動由旁人協助效果比較好。

她強調,好手不要一直來干擾壞手復健,「好手來協助的話,由於左右腦會相互競爭,良好一側會干擾患側復原,造成復健效果大打折扣。」

每天限制好手活動3小時 壞手多活動

蔡泊意在臨床中觀察到,許多長輩的手因為中風攣收,習慣用好手去將壞手掰開,幾乎10個有9個患者都有這種動作。她建議利用副木(協助或代替受損的肌肉的功能,以執行活動的復健工具)來張開壞手就好了,不要一直活動好手。

她建議,一般中風復健黃金期是半年,而每天應限制好手不要活動超過3小時,也不要輔助壞手,並盡量活動壞手,刺激神經復原,這樣才有助於復原。

【延伸閱讀】避免糖尿病併發症 盡早與醫師討論「這件事」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41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相信很多人一定聽過「澱粉是碳水化合物(醣類)吃多了會胖」這種說法,所以很多人對於澱粉或醣類食物又愛又恨,深怕吃了會變胖。但「醣類」真的是那麼邪惡的東西嗎?營養師陳怡諄表示,首先,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醣類」吧!「醣類」是「碳水化合物」的總稱,其中又包含了「糖」和「醣」。通常有甜...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13)日公布新增12例本土個案,新北市占7例、桃園有1例、新竹1例、苗栗有1例、以及台南2例。新北市衛生局今公布新增7例個案中,有1人為不明感染源個案,為新北市的設計師;該案例因工作需要前往台北、新北與台中,足跡橫跨3縣市。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13)日宣布新增12例本土、40例境外移入。本土部分有5例為居隔期間陰轉陽;另外新北有1名感染源不明個案,足跡相當廣泛。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今日的12例中與砂石場相關的案例有7案、嘉聯益電子場有3案、不明感染源者有2案。疫情沒有出現「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