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復健「好手帶壞手」 醫:干擾復健成效

復健「好手帶壞手」 醫:干擾復健成效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有許多中風患者治療後,需要長期努力復健,才有機會恢復身體的運動能力,然而許多人因復健觀念不佳,反而降低復健效果!台北榮總神經復健科醫師蔡泊意指出,常見許多患者會「好手帶壞手」,反而會干擾壞手神經復原,應每天限制好手只能活動3小時,多活動壞手。

腦中風人數多 存活也遺留後遺症

依據衛生福利部2017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顯示,腦血管疾病為台灣10大死因的第4位。腦中風是致命的疾病,即使存活後,通常會遺留下不同程度的神經功能障礙。

國健署呼籲,民眾牢記FAST(快、快、快)中風口訣:「臉歪手垂大舌頭,記下時間快送醫」,以辨識中風初期的重要症狀,把握「急性中風搶救黃金3小時」。

不要好手帶壞手 復健效果打折扣

若患者因中風遺留神經後遺症,需要積極復健來恢復神經功能。蔡泊意表示,常常有病人「好手帶壞手」,其實會變成一種「被動」關節運動,這種被動運動由旁人協助效果比較好。

她強調,好手不要一直來干擾壞手復健,「好手來協助的話,由於左右腦會相互競爭,良好一側會干擾患側復原,造成復健效果大打折扣。」

每天限制好手活動3小時 壞手多活動

蔡泊意在臨床中觀察到,許多長輩的手因為中風攣收,習慣用好手去將壞手掰開,幾乎10個有9個患者都有這種動作。她建議利用副木(協助或代替受損的肌肉的功能,以執行活動的復健工具)來張開壞手就好了,不要一直活動好手。

她建議,一般中風復健黃金期是半年,而每天應限制好手不要活動超過3小時,也不要輔助壞手,並盡量活動壞手,刺激神經復原,這樣才有助於復原。

【延伸閱讀】避免糖尿病併發症 盡早與醫師討論「這件事」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41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上班看電腦、下班盯手機,已成現代人的生活寫照!用眼過度,眼睛無法適度休息,導致高度近視族群越來越多;眼科醫師發現,高度近視眼睛退化快,極易發生黃斑部病變,而尤其是年近60多歲的銀髮族,多是三高族群,也逐漸成為3C產品的愛用者,導致眼睛過度疲勞,若是又不控制好三高,就會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血汗醫院是真的?根據醫改會所公布的調查資料顯示,全國40家財團法人醫院中,8成以上有盈餘,年獲利總計達233億,而其中7家醫院醫務收入及稅後盈餘較99年雙雙成長,但人事經費卻不升反降,包括為恭、長庚、國泰、恩主公、仁愛、亞東、聖保祿等,其中長庚、恩主公醫院,甚至有違反勞...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自入秋以來,中國大陸及香港陸續公布12例人類感染H7N9流感的確診病例,包括浙江省5例、廣東省5例、香港特別行政區2例,且有不少感染患者病況危急。新北市政府衛生局特別提醒前往中國大陸的民眾,應避免進出活禽市場、鳥街、鳥市以及接觸禽鳥與禽鳥排泄物的機會,食用禽肉和蛋類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雖然目前醫界對於乳癌發生的原因並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不少確診罹病的患者在第一時間,也會直覺聯想到死亡,但其實目前台灣治療乳癌的水準已大幅進步,且越早治療效果越好!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乳癌病友會「花木蘭俱樂部」特地在充滿歡樂氣氛的聖誕節舉辦感恩年會,呼籲大家定期檢查的重要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