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心因性猝死防不勝防? 醫:這些族群有辦法

心因性猝死防不勝防? 醫:這些族群有辦法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猝死新聞頻傳 小心致命性心律不整來襲

近年來頻傳年輕人猝死新聞,醫師表示,患者多數屬於心因性猝死,尤其是致命性心律不整,因為不正常電流影響心跳傳導路徑,往往來得很突然。

新光醫院心臟內科副主任蔡適吉醫師指出,患者有可能發生心房顫動或心室顫動等心律不整,一旦心臟亂跳、亂放電,無法有效幫浦收縮,就會導致患者沒有適量血壓輸出而倒下,若是來不及搶救,就會突然猝死。

找出高危險群 檢查揪出心律不整問題

致命性心律不整常常毫無症狀,因此提早預防很重要,有6至7成猝死發生都與心血管疾病有關,其他高風險群還包括心臟功能差、曾有心因性猝死家族史以及心肌病變等患者。然而也有患者是因為一般心律不整導致心肌肥厚,進一步造成心臟衰竭,間接提高猝死風險。

蔡適吉醫師舉例,若為心血管疾病患者且常有心悸問題,就能透過24小時心電圖,或14天,甚至有長達3年的心律監控等檢查,進一步找出致命性心律不整,一旦確認為高風險族群,就能安裝植入式去顫器。

蔡醫師進一步表示,植入式去顫器需在左胸開出約4公分的皮下傷口,沿著靜脈將電線植入到心臟,相當於體內AED,能在致命性心律不整發生時,適時給予電擊恢復正常心跳。國外研究指出,有裝體內去顫器的高風險族群,整體的死亡率相對未植入者可以下降達50%。

植入式去顫器 體內AED電擊恢復正常心跳

蔡醫師曾有收治一名60歲的孫先生,因為兒子猝死從鬼門關前搶救回來,認定自己也是高風險群,就醫檢查發現患有遺傳性心肌肥厚,才植入去顫器做預防性治療。

蔡醫師補充,裝置植入式去顫器一方面可以監控病人是否發生心律不整,作為調整藥物的依據。另外一方面,若患者出現惡性心律不整且持續時間長,去顫器也能適時給予電擊搶救。

目前植入式去顫器健保採有條件給付,不過致命性心律不整的發生除了去顫器,也需要搭配藥物治療降低發生機率。提醒高風險群有所警覺,小心猝死危機。

【延伸閱讀】

年輕人運動後突然猝死!體檢「加一項」檢查 就能發現心肌肥厚威脅

預防心律不整昏倒、中風甚至猝死 醫師解析診斷與治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06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天氣多變化!告別前幾日暖洋洋的好天氣,天氣將再度變冷,根據中央氣象局氣象預報資料顯示,週四(1月28日)大陸冷氣團南下,北台灣氣溫下降;週五(1月29日)受大陸冷氣團影響,北台灣天氣寒冷,其他地區早晚亦偏冷。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提醒民眾,面對寒冷的冬天,應留意在氣溫驟降...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志遠/新竹報導】據媒體報導指出,藝人安心亞近視約200多度,因為工作關係所以需要長時間配戴隱形眼鏡,除了眼睛常會感到乾澀、紅腫、異物感,甚至曾發生隱形眼鏡破在眼球內的窘況。過去因為擔心恢復期,所以遲遲沒做近視雷射,近期發現「SMILE全飛秒近視雷射」的恢復期短不影響工作,才下決心做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一位50多歲有B型肝炎男性患者依照健保給付的標準可使用口服抗病毒藥物來治療其肝炎。但因服藥順從性不佳,常數次自行停藥,導致肝指數飆高並產生黃疸,甚至需要住院觀察。新光醫院胃腸肝膽科張麗文醫師表示,目前B型肝炎雖然無法治癒,但可以透過口服抗病毒藥物抑制病毒的複製,讓病人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你怎麼變這麼老?」過年對許多人來說是個不友善的日子,不僅會被親戚關心近況,與朋友相聚,外表的狀況也可能流為茶餘飯後的八卦。如何面對種種招架不住的問題?「顧好面子更勝千言萬語」顯然是不少人的對應之道。關於照顧好「面子」,你可以有以下因應之道:改善肌膚鬆弛 選擇電波音波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