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心導管大突破! 冠心病患新福音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隨著國人飲食西化,冠狀動脈疾病(冠心症)患者逐年遞增;治療上則多以心導管植入心臟支架最為常見。然而,由於傳統金屬異物的植入或多或少都可能造成心血管的傷害與負擔,所幸台灣最近引進可在人體內自行分解的「全吸收式生物血管模架」,成為冠心症患者一大福音。

心血管疾病名列國人十大死因第二位,其中冠狀動脈疾病(冠心症)更是容易造成心肌梗塞與猝死風險,特別是寒流來襲時,更應提高警覺;根據統計,今年2月就有152人猝死,顯見冠心症的危害不容小覷!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心臟血管內科方志元醫師表示,冠心症好發於45歲以上男性和55歲以上停經後女性、以及有家族病史的民眾身上。

冠狀動脈疾病的治療上,醫師會視患者情形,決定是否該給予藥物治療、介入性治療〈心導管〉或進行外科繞道手術;過去治療冠心病大多以心導管植入心臟支架最為常見。台灣介入性心臟血管醫學會黃瑞仁理事長說明,醫界數十年來不斷嘗試發展出可降低人體負擔、同時維持血流暢通的治療方式,因為金屬異物的植入或多或少都可能造成心血管的傷害與負擔,如今「全吸收式生物血管模架」終於引進。

黃瑞仁理事長進一步說明,「全吸收式生物血管模架」材質使用可分解的聚乳酸類生物材料,置入一年後可逐漸在體內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並讓血管恢復自然狀態、不必擔心血管會再度緊縮狹窄,患者術後發生血栓的機率也明顯降低。且其材質雖軟,但支撐血管、暢通血流的效能與傳統心臟支架相比毫不遜色,特別適合首次接受心導管治療、年紀較輕、症狀較輕微或對金屬敏感的患者。

不過,全吸收式生物血管模架效果雖好,卻並非所有冠心症患者都可使用。黃瑞仁理事長提醒,血管鈣化嚴重的患者、以及做過心臟繞道手術、血管較彎曲的患者就不適合使用「全吸收式生物血管模架」;另外,衛福部雖已核准上市使用,但由於健保尚未給付,患者若有需求,仍得自行付費。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4277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你常感到工作提不起勁,想請長假嗎,小心可能是荷爾蒙槽枯竭了;日本內科學會認證醫師杉岡充爾指出,當身心承受壓力後,腎上腺會分泌出抗壓荷爾皮質醇,能幫助抑制身體所有發炎,但人體荷爾蒙槽的儲藏量因而人異,若長時間感到壓力,就會大量消耗抗壓荷爾蒙,這時荷爾蒙槽沒有餘力幫忙抑制體...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由財團法人羅慧夫顱顏基金會、臺灣國際醫衛行動團隊、長庚醫院顱顏中心主辦,並與印尼雅加達吉布托孟嘉古蘇孟醫院、龍目島馬塔蘭大學附設醫院合作辦理「用愛彌補:2019印尼顱顏醫療團隊培力計畫」,長庚紀念醫院外科部羅綸洲部長領軍共11人,前往印尼雅加達、龍目島,完成27例唇顎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彰化市一名42歲的何先生,家裡經營傳統餅類生意,如太陽餅、月餅等。21歲退伍後,受朋友影響開始接觸檳榔,也因需長途開車載貨,為了提神吃檳榔,當時一天約50顆的嚼檳量,最高曾一天吃到100顆。 3年前,首先發現下唇有白斑,但因為理報告是良性,就不以為意。直到去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台灣已邁入高齡化社會,加上生育率的持續下滑,在高齡化與少子化趨勢下,長照的問題也成為未來的隱憂?長年與醫學院相關團隊進行跨領域合作,成大醫院資訊長蔣榮先教授領導的成大AI生醫長照研發團隊因此針對銀髮族和糖尿病患者的陪伴與照護需求,研發一款「居家陪伴照護機器人」,期以建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