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心肌梗塞不是只有胸痛 出現5疑似症狀快送醫

心肌梗塞不是只有胸痛 出現5疑似症狀快送醫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心肌梗塞不是只有胸口會痛!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理事長黃瑞仁表示,如果有胸悶、上腹疼痛、合併呼困難、冒冷汗、昏厥,就要留意是否為急性心肌梗塞。提醒民眾如果疑似急性心肌梗塞,應緊急打119送醫,請不要自行開車、搭計程車,以免隨時併發致命性的心律不整。

心肌梗塞不只有胸痛 5症狀快送醫

黃瑞仁表示,心肌梗塞不是只有胸口會疼痛,如果有胸悶、上腹疼痛,同時合併呼困難、冒冷汗、昏厥五大常見症狀,要強烈懷疑是急性心肌梗塞。這些非典型的疼痛部位,有部份會表現在上腹疼痛,誤以為是胃部病變,有少部份出現不明原因的昏厥,但造成昏厥原因眾多,急性心肌梗塞只是原因之一 ,平常切勿輕忽疑似症狀。

疑似心肌梗塞 應緊急撥打119

 黃瑞仁表示,如果有上述心肌梗塞的症狀,請立即撥打119,請專業緊急救護醫療人員將患者送醫,不過,不鼓勵民眾自行開車、搭乘計程車前往醫院,因為一旦發生心肌梗塞,可能隨時併發致命性的心律不整,一旦倒地,沒有急救很可能醒不過來,從此失去生命。

萬一救護車尚未抵達,患者不幸倒下、喪失意識時,身旁的親友務必立即操作CPR,只有即時CPR才有辦法挽救病人的生命和意識,一旦CPR就不能鬆手,必須施作等到119救護員接手為止,如此患者才能平安清醒被救治。

預防心肌梗塞 注意7項危險因子 

黃瑞仁表示,一般會產生冠狀動脈有七大危險因子,包括年紀大、急性心肌梗塞或腦中風病史家族遺傳病史,抽菸、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肥胖、少運動七大危險因子,若合併有三個或三個以上,就是急性心肌梗塞的高危險族群。

黃瑞仁指出,冠狀動脈疾病、三高疾病在日本稱為生活習慣病,雖然有一部份有基因遺傳,但是環境、飲食、缺少運動、肥胖都是重要原因,至於慢性心血管病的防治,必須從生活習慣先做起,才能避免生活習慣病、慢性病的產生。

【延伸閱讀】

十月一起攜手防治乳癌!乳癌治療有進步 降低副作用影響

「精準微脈衝」完美切口 白內障手術成功關鍵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788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花蓮慈濟醫院日前於36天內接連完成了三例活體器官移植。外科部主任李明哲表示,這三例都是由兒子捐給自己的爸爸或媽媽,分別是兩例肝臟與一例腎臟移植,預後狀況良好,希望這三對親子都能身體健康,並且好好珍惜這親上加親的因緣。 開心牽著您的手 「如果可以為自己的父母,或因病所苦...

閱讀詳情 »

示意圖來源 以下圖片來源   隨著生活的壓力越來越大,很多男性都出現失眠,體力衰減等情況。而對於男人來說,補腎雖是一個比較敏感的話題,但不得不引起重視。     搓耳   中醫五行講「腎主藏精,開竅於耳」,按摩耳廓調節腎的功能。中醫認為,「五臟六腑,十二經脈...

閱讀詳情 »

翻拍自desarrolo     ▲要睡不睡會怎樣?答案是!發胖!不健康!變老!變笨!睡眠不正常,不利於代謝正常化及飲食控制。美國臨床心理師麥可貝歷斯指出,對大部分人來說,每天少於六小時的睡眠,長期下來恐引發代謝上的異常,但仍有少部分人的睡眠時間可以少於六小時,卻無明顯健康上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