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心臟病患憂打新冠疫苗有血栓風險 相關注意事項整理包

心臟病患憂打新冠疫苗有血栓風險 相關注意事項整理包

【NOW健康 王詩茜/新竹報導】吳先生是68歲的門診病人,神色匆匆的來到診間,面色緊張的問道:「林醫師,我心臟有心律不整,又有裝支架在吃抗凝血藥物,最近疫情這麼緊張,我好想去打疫苗,但是又擔心會有血栓問題或其他副作用的風險。」


新竹台大分院心血管中心林廷澤主任表示,最近疫情緊張,心臟科門診好多病人都在詢問能不能打疫苗,除了向門診病人耐心說明之外,林主任參考歐洲及美國心臟學會指引,整理出心臟病人擔心的問題,希望能夠在這麼緊張的時刻,讓病人能夠放心、安心,鼓勵大家踴躍打疫苗,盡快達到群體免疫效果。


心臟疾病患者施打新冠疫苗 可顯著降低住院和重症的機率


林廷澤主任表示,對於心臟疾病的病人,接種疫苗非常重要,接種疫苗不能完全防止感染到新冠病毒,但可以大幅降低住院和重症死亡的可能性。對於患有心臟疾病的病人,尤其是心臟衰竭、心房顫動、心肌病變、糖尿病、心肌梗塞和接受過心臟移植的病人,感染到新冠會增加重症和死亡的風險,透過接種疫苗能夠顯著降低住院和重症的機率,因此強烈建議要打疫苗。


心臟疾病不會加重疫苗帶來的副作用 也不會提高嚴重副作用的風險


從目前的臨床證據顯示,心臟疾病不會增加疫苗本身帶來的副作用,也不會提高嚴重副作用的風險。一般常見打疫苗後的副作用包括施打處紅腫、疼痛、頭痛、肌肉痠痛等。打完疫苗的幾天內會覺得發燒、發冷和全身倦怠,這些反應主要是身體對於疫苗產生的免疫反應,嚴重心臟病的病人可能會比一般人覺得更容易喘、全身倦怠或有明顯感冒的症狀,然而這些症狀僅會持續24至48小時,可以藉由使用退熱止痛藥(acetaminophen)或是大量飲用開水即可緩解。


嚴重的過敏反應可能也會使心臟病人產生嚴重後果,然而這種不良反應發生的機會僅2百萬分之1,相較於接種疫苗後能夠預防重症住院或死亡的好處,二者風險互相比較之下,不應該因為機率極其微小的副作用而不打疫苗。


施打新冠疫苗前後是否停止心臟病用藥 請與醫師討論後決定


有些心臟病人會關心施打新冠疫苗跟他目前服用的心臟疾病用藥會不會有影響,林廷澤主任表示,目前沒有任何的醫學報導和研究顯示兩者有交互作用,因此在施打疫苗前後,不應該停止心臟科疾病的用藥(除了某些抗凝血藥物)。


很多心臟病人都有在吃醫師開立的抗血小板藥物或是抗凝血藥物,甚至有些病人兩類藥物正在同時服用,都會因為外傷增加出血風險。林廷澤主任表示,新冠疫苗是採肌肉注射而非皮下注射,因此正在使用這兩類藥物的病人,施打處可能會比正常人更容易有瘀青和腫脹現象。因此建議這類病人可以提醒注射護理師使用23或是25號針頭注射,可於注射後緊壓注射處2至5分鐘以上,降低出血風險。幾項心臟科病人用藥注意事項,簡要說明如下:


▸使用warfarin的病人,施打前建議檢測INR(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需在治療範圍以下才能施打,因此建議有在服用此類藥物的病人,需要跟您的心臟科醫師討論及確認注意事項。


▸若是使用新型口服抗凝血藥物的病人(Novel Oral Anticoagulants, NOAC),目前台灣的新型口服抗凝血藥物分成1天1次(Rivaroxaban和Edoxaban)和1天2次(Dabigatran和Apxiaban),建議作法如下,也可以與您的心臟科醫師討論:


1)對於使用1天1次(Rivaroxaban和Edoxaban)抗凝血藥物的病人,施打當天早上建議不要服用,打完3小時後再服用當天的劑量即可。
2)對於使用1天2次(Dabigatran和Apxiaban)抗凝血藥物的病人,建議施打當天早上不要服用,打完疫苗後,待第2次服用藥物的時間就可重新服用。


曾接受過心臟移植患者 接種疫苗不會感染到新冠


台灣目前使用的疫苗並不是活病毒疫苗,因此曾接受過心臟移植,正在使用抗排斥藥物的病人,接種疫苗後並不會感染到新冠。不過,因為心臟移植而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的病人,對新冠疫苗的免疫反應可能減弱,但目前尚無接種疫苗後的保護力或免疫反應的相關數據。對這方面有疑慮的病人,可以與您的主治醫師討論對自己適合的做法。


罹患心臟疾病的孩童是高風險族群 目前孩童不能接受新冠疫苗接種


至於兒童心臟病的部分,目前孩童是不能接受新冠疫苗接種的,國際上正開始於孩童身上試驗新冠疫苗,根據當前研究數據顯示,18歲以下的青少年和孩童較不容易感染新冠肺炎,約占患有新冠肺炎族群的1%以下。然而患有心臟疾病的孩童是高風險族群,更需要隔離保護免於新冠肺炎的感染。


林醫師提醒心臟科病人施打疫苗的好處,遠大於打疫苗造成嚴重副作用的風險,若仍有疑慮或是不清楚的部分,也可以直接跟您的心臟科醫師討論,然後規劃適當施打疫苗的時間。疫情當下,真正能遏止新冠肺炎傳播的方法是接種疫苗,達到全體免疫的目標。心臟疾病病人仍可以很安全地接種新冠疫苗,並不會因此增加副作用。


更多NOW健康報導
▸定期肝癌檢查仍罹患晚期肝癌 醫呼籲雙管齊下才正確!
▸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惡化快 荷爾蒙合併療法帶來福音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台灣醫級邦——華人醫療保健自媒體平台

相關推薦

◎腰部承受的壓力,「坐姿」竟然是「站姿」的1.4倍! 在日本,每4人就有1人為「腰痛」所苦,我就是其中之一。我是一名武術指導老師,也從事看護工作,身體經常過度勞動、擺出不正確姿勢,因此我常常會提醒自己要充分休息,也很在意傷害的預防及身體調理。 即使如此,我還是為腰痛所苦。腰部真的如此「脆弱」嗎?究...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衛福部國衛院與台灣大學、台北大學合作,追蹤2009年至2016年39,178位愷他命初犯者的最新結果顯示,一開始好奇使用愷他命當娛樂民眾,3年內的毒品使用再犯率達39.5%,而且死亡率相較一般同年齡同性別他人高出4.9倍高,特別在自殘、藥物過量、暴力毆打等非自然原因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冬天到了,冷冷的天氣讓人特別想邊嗑熱熱的火鍋,配上大杯啤酒。但醫師提醒,有膽結石、高血脂、長期飲酒等問題的人,需節制飲食,以免引發急性胰臟炎。急性胰臟炎 危險族群又吃高油、高熱量小心急性胰臟炎是指胰臟及周圍組織的急性發炎反應。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新陳代謝科主任王繁棻...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志遠/台北報導】不到1個月就是農曆新年,禮盒業者們都蓄勢待發,準備衝一波!今年食品禮盒市場出現了1場「搶豬大戰」,連知名超商都加入這次的「搶豬」行列。 近年來「豬肉類休閒食品」當道,市場上出現許多蜜汁豬、蒜味豬肉等口味的超人氣商品;知名食品製造業者獨創的「起司豬口味」豬肉乾,更是賣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