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心臟病與中風可預防 除了天冷,4危險因子別輕忽

心臟病與中風可預防 除了天冷,4危險因子別輕忽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近來因名人心血管疾病(CVD)突然驟逝的新聞層出不窮,日常生活中,你我身邊也偶有案例。衛生福利部108年死因統計,心臟病是國人第二號殺手,平均每26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病,如再加上腦中風、高血壓、糖尿病及腎臟病等血管性疾病,每年造成5.3萬人死亡。

三高、心血管疾病 增加COVID-19致命風險

國際疫情持續嚴峻,更凸顯護心保健行動的重要。根據美、義、中等國研究亦指出,三高、心血管疾病會增加COVID-19(武漢肺炎)致命風險。其實,八成的心臟病與中風的過早死亡是可以預防的,但若缺乏規律運動、常喝手搖飲料、吃速食或油炸食物、抽菸或吸二手菸,小心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及心血管疾病遲早找上門。

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解釋,因缺乏規律運動、不健康飲食所引起的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過重或肥胖、吸菸及過量飲酒等問題,都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子,近年來受氣候變遷的影響,極熱極冷的氣候型態也是誘發因子之一。

預防重於治療 落實生活避免憾事發生

心血管疾病常發生突然,導致無法挽回的憾事,留給家人無盡傷痛。依據國民健康署研究107年「運用臺灣地區三高追蹤資料-探討三高相關疾病歷程及主要死因評估」分析發現,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個案後續發生心臟病的風險分別是1.78倍、1.47倍及1.43倍。

「預防重於治療」雖是老生常談,但其實是最好的保命之道,就是將「護心行動」落實於日常生活中,王英偉強調,保持健康飲食,適量多次飲水、規律運動、遠離菸酒、定期健檢、控制三高:定期量血壓及血糖,遵照醫師處方服藥並定期回診追蹤,切勿自行依症狀調整藥量或停藥,才是護心之道。

(文章授權提供/常春月刊)

【延伸閱讀】

更年期藥物會致癌? 錯了!天然荷爾蒙相對較不會增加乳癌風險

鬼門關前走一遭! 師兄罹癌竟釀B肝急性復發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773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吃一次麻辣鍋,你知道等於吃下幾碗飯呢?答案是:10碗白米飯!而半碗沙茶醬卡路里等於4碗飯!嚇人吧!振興醫院營養師謝宜芳表示,除夕圍爐親朋好友歡聚在一塊的溫暖滋味,令人對美食誘惑難以抗拒。酸菜白肉火鍋、韓式火鍋、泰式火鍋、日式涮涮鍋、麻辣火鍋、羊肉爐,各式各樣的選擇,也總是讓人在歡樂的用餐時光中,一...

閱讀詳情 »

易胖 vs 難瘦 你注意到了嗎?想要瘦下來,還是不想再發胖,在選擇減肥方法的時候,也是存在很大的差異哦!最根本的區別在於我們的體質:一是容易發胖,二是很難瘦下來,不分清楚的話,你的減肥就受到莫大的阻力哦!  易胖體質 容易發胖的最根本原因就是新陳代謝低下,當我們步入20歲大關,體內的肌肉...

閱讀詳情 »

為求漂亮,我們傷害了健康;為求“衛生”,卻致疾病纏身...每天,我們到底誤踩了多少健康誤區?日常無小事,事事關健康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小事在不知不覺中影響著你的健康,通常你都是在不經意間踏入了一些誤區,如穿低腰褲可能會引起腎虛宮寒等,我們在生活中多注意這些養生誤區。 低腰牛仔...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