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為何孩子偏愛拿手行為? 正向心理學家揭讚美的奧義

為何孩子偏愛拿手行為? 正向心理學家揭讚美的奧義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每個孩子都有能力去學習世界上的每種語言,甚至若為敏感耳朵的孩子在牙牙學語時,就可聽見世界上所有語言的基本音素,但很快嬰兒就只學習發生在他生活周邊的人使用語言裡的聲音; 《真實的快樂》一書的作者馬汀.塞利格曼指出,雖沒有證據顯示新生嬰兒擁有能力去學世界上所有的語言,但孩子的長處的確能在出生後的前六年,會像「牙牙學語的飄移」一樣,固定到他的專長上面。

孩子做某件事受到稱讚 較會刻意繼續嘗試

塑造孩子個性主要由特長、興趣和才能三者的交互作用行程,尤其當孩子發現自己做某件事情特別受到稱讚與關愛時,就會刻意去做這方面事情;馬汀.塞利格曼表示,若孩子發現自己什麼比較擅長或什麼比較不行,就會特別去發展他的長處,放棄不擅長的部分,因此建構孩子長處的第一步,就是當任何長處一出現時就給予鼓勵。

長處出現 應明確指稱並獎勵孩子

馬汀.塞利格曼解釋,換句話說當孩子偏向於只做幾樣他最拿手的行為時,就是長處發展的開始,而當長處出現時,這時可透過家庭生活盡量鼓勵孩子去展現長處,並明確的指稱出來且獎勵他,像是就我們家而言屬於在家教學,就可依照孩子特長來設計課程。

依照孩子特長學習 有助於建立長處

公立學校並非不好,而是因為我們經常旅行,可讓孩子孩子的教育寓於旅行之中,加上與太太都是盡責的老師,且不希望將目睹孩子成長的快樂交予他人,因此才採以在家教學模式;馬汀.塞利格曼強調,像是教地質學時,就依照每個孩子特長去負責某一種礦物,也因此達到發展孩子長處的目的。

參考資料:真實的快樂 遠流出版社

【延伸閱讀】

抗武漢肺炎 提升抵抗力也要提高癌友「骨力」!

慢性精神病復發機率高 醫呼籲:疫情期間也務必持續治療

台首例試管兒35週年 陳樹基醫師發表新書,紀錄本土生殖醫學足跡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78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翎娟報導】還不到50歲的黃小姐,參加公司提供的健康檢查時,選擇加做四癌篩檢的乳房攝影檢查,報告顯示左側乳房有細小多型性鈣化,進一步接受切片檢查後發現為原位癌,進行外科手術後,目前在門診規律追蹤。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黃薰瑩醫師表示,若能及早發現並及早治療,將可以大幅地改善日後疾病惡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62歲的張姓婦人,跌倒時用右手撐地,導致右手腕整個腫脹變形,到急診室救治,經X光檢查後確診為「右手腕遠端橈骨骨折」,因婦人很擔心手術後會影響工作及生活,豐原醫院醫師羅達富告知可採用微創手術治療,術後隔天要提筆寫字都行,讓病患安心接受手術,目前手腕功能已恢復正常。骨折...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60歲的陳先生,年輕時就染上菸癮,抽菸超過40年,每天至少一包菸,長時間處於菸霧繚繞中,常常邊抽邊咳嗽都不以為意,平時在戶外走路或在家中上下樓梯時還會喘,卻認為是缺乏運動所致;直至最近一次連續假期與家人出遊登山時,陳先生才走幾階就嚴重喘個不停,最後更因呼吸不順昏倒送醫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正值壯年的李先生,因腹脹、腹痛、食慾不佳之症狀維持了一個月,且在一個月內體重下降了約10公斤,因此至安南醫院就診,經大腸鏡檢查發現在乙狀結腸有一惡性腫瘤,且已經有阻塞的情形。於是收治李先生的腸胃科郭立夫醫師立即替其安排腹部電腦斷層,並使用腹腔鏡一次切除兩顆腫瘤及同時做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