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心血管疾病找上「年輕人」 促發心臟病、中風徵兆有這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寒風中迎接新年,氣溫往下掉,年輕人注意心血管疾病危機的警覺心可得大大提高!根據國健署最新調查發現,18歲以上國人的高血壓盛行率已經突破2成5,每4個人就有1個人,在寒流期間除了注重保暖,國健署呼籲18歲以上民眾每年至少要量一次血壓,有高血壓家族史更應該從年輕起養成定期測量血壓的習慣。

國健署的2016到2019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示,18歲以上國人的高血壓盛行率已來到25.8%,推估約有508萬人罹患高血壓,且盛行率隨年齡增加而上升。

國健署長王英偉表示,雖然老化是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之一,但不代表年輕族群就沒有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機,尤其三高(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是重要的危險因子,其中高血壓更是「沉默的殺手」。

王英偉指出,上班族工作壓力大,如不注意健康飲食的攝取,且無規律運動,若再加上抽菸、喝酒、熬夜等不健康生活型態,只會更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會。

氣溫明顯下降時,國健署提醒,民眾出遊活動時,建議穿著保暖衣物,注意頭頸部及四肢末端的保暖,如帽子、口罩、圍巾、手套、襪子及防滑鞋,以多層次穿著(例如洋蔥式穿法),方便隨著溫度變化來穿脫衣物。最外層可選擇具有防濕與防風功能的外套,且易於穿脫與合適肢體活動之衣物。

另外,年長者及高風險民眾應特別注意三高控制、健康飲食、規律用藥、保暖措施及避免菸害,如果出現下列心臟病及中風徵兆,請立即就醫,爭取黃金搶救期:
一、心臟病徵兆:突然發生胸悶、胸痛、手臂疼痛、呼吸困難、噁心、極度疲倦、頭暈或暈厥等症狀,很有可能就是心臟病急性發作,應該要立即就醫接受治療,更年期女性可能出現氣喘、背痛等非典型症狀,一樣要注意;有冠狀動脈疾病病史者,在送醫前,可先使用醫師開立的舌下含片,做緊急救護。

二、中風徵兆:牢記FAST(快、快、快)中風口訣:「臉歪手垂大舌頭 記下時間快送醫」,用來辨識中風初期的重要症狀,把握黃金時間搶救急性中風。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食藥署開第一槍!不用再跑到死 「抗疲勞」健康食品廢動物實驗

不痛就不當一回事! 老菸槍男「尿染紅馬桶」一整年才知惡性膀胱癌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天氣變來變去,又讓你鼻塞了?寶貝三天兩頭就在咳嗽流鼻水,讓爸媽頭好痛?老年人也常常會有發炎過敏的問題,這些問題常常困擾著我們,而過去一些研究指出羊奶具有豐富的營養素,能幫助我們調整體質,像是改善腸道菌叢生態、降低發炎因子生成等,補充羊奶,不只可以補充鈣,也可以幫助增強抵抗力! 羊奶能改善腸道菌叢生態...

閱讀詳情 »

爽爆新聞網/記者林建鋒/台中報導 台中60歲外籍男子日前送貨時突然呼吸猛喘,察覺狀況有異趕緊就醫,醫師透過心臟超音波檢查,發現右側心臟壓力上升,並壓迫左側心臟,再立即以電腦斷層檢查,顯示雙側嚴重肺栓塞,立即透過「EKOS超音波震碎血栓導管」治療,打通血管(溶栓)後大幅改善,並持續服用抗凝血藥物,運動...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青少年到底該不該繼續接種第二劑BNT疫苗,因為心肌炎副作用風險,現在出現不同聲音,尤其中研院研究員何美鄉質疑,指台灣青少年施打第一劑BNT後發生心肌炎的粗發生率是「美國青少年2倍」,但台灣從未提出利弊數據分析。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2)日下午澄清,...

閱讀詳情 »

【勁報/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11月2日至15日維持二級疫情警戒,另根據指揮中心指示自110年12月4日至111年2月14日期間,針對入境者維持14天檢疫及7天自主健康管理規定,惟自非重點高風險國家入境者,前10天入住防疫旅宿或自費入住集中檢疫所,後4天可返家在家檢疫。 臺南市政府衛生局說明,居家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