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心靈也會過勞! 長期忽視恐增病變風險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你知道不只身體會過勞,心靈也會過勞嗎?精神科醫師指出,在薪資倒退、物價飛漲的現代社會,許多民眾的處境日漸艱困,常苦於加班、兼差,心力交瘁。其實,不只超時工作、身體過勞會危害健康,「心靈過勞」也同樣有害,且影響程度不亞於身體的過勞,但卻容易被忽視。

奇美醫學中心精神科主治醫師謝光煬博士解釋,「心靈過勞」,其實就是壓力超載的狀態。當一個人在一定時間內所承擔的責任和遭逢的挫折,已超過他所能負荷的限度時,心靈上就容易呈現過勞情形。

「心靈過勞」這種壓力,不只來自外界的期許,更多時候其實是來自內在的自我要求。因此,心靈過勞的人常有容易操煩、過度擔憂、放心不下,或求好心切、追求完美、事必躬親的人格特質和傾向,以致常把過多的壓力攬在心上。長期下來,便容易對健康造成傷害。在精神層面,揮之不去的憂慮常導致煩躁易怒、坐立難安、失去耐性、無法專注、失眠等焦慮症狀;當事情發展不如預期時則引發挫折感、無力感、過於自責、失去興趣及失望等憂鬱症狀。

身體層面上,壓力透過自律神經系統與神經內分泌系統會造成各種器官不適,例如頭痛、暈眩、耳鳴、過度換氣、腸躁、肌肉緊繃、痠麻、倦怠、顫抖、冒汗、頻尿等。反映在心臟血管系統,便會造成高血壓及血管病變,導致心肌梗塞、心因性猝死、腦中風的風險大增;反映在免疫系統上,則會造成抵抗力下降、反覆感冒難以痊癒,甚至罹患癌症。

因此,謝光煬醫師提醒,心靈過勞的人應尋求精神醫療專業的協助,以免健康狀況持續惡化。焦慮及憂鬱症狀的治療以抗憂鬱劑為首選藥物,搭配鎮靜劑的短期使用,可在數週至數月之間達到顯著的改善,從而解除對身體健康的威脅。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2518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失智症是一種認知退化的疾病,在眾多的失智症患者中,阿茲海默症和巴金森氏症的病患人數最多,帶給家庭與社會上的壓力也最大。為紓解照護者的壓力,臺中市政府衛生局與RBI瑞金抗齡照護研究教育基金會舉辦「過暮不忘照護紓壓講座」,臺中市政府衛生局心理健康科黃敏慧科長表示,很多事理解...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日前口罩國家隊分別查出違法,重創民眾對MIT口罩信心。今(11)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強調,必須重拾民眾對MIT口罩的信賴,將全面回收藥局與超市超商等通路,且除了未有MIT與MD鋼印實名制的口罩外,12月17日後,一般市場的未有鋼印合格台灣產醫療口罩,也將...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11)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新增2名新冠確診病例,都由菲律賓入境,當中包含國內首例產子確診個案(第497例),個案在菲律賓與台灣機場採檢都成陰性,入境時懷孕36周,在集中檢疫所出現生產徵兆,接生單位再採檢確診,目前母親獨自隔離治療,新生兒在嬰兒室獨立空間,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英國牛津大學與國際大藥廠共同研發新冠肺炎疫苗,在第一、第二期試驗都順利完成,全球皆非常關注,沒想到日前宣布因發生一例嚴重不良反應,為了安全起見,暫停臨床實驗進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在所有的臨床試驗中,看到嚴重不良反應就會全面暫停,並釐清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