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這疾病平時超無感 當症狀出現恐要人命

這疾病平時超無感 當症狀出現恐要人命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去年曾發生不良診所,因重複使用針具,使患者在不知情的狀況下與他人共用針具,進而造成C肝群聚感染,引起各界撻伐的聲浪!時過至今,C肝仍是國人健康潛在的ㄧ項隱憂,究竟如何才能自保健康呢?

C肝由血液傳染 針具重複使用為禍首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肝膽胰內科主任黃志富表示,C肝為傳染病,其會經由血液傳播,平均潛伏期約七到八週;因大多無症狀,ㄧ般患者並不容易察覺。在經由共用針頭、拔罐、針灸、穿耳洞、刺青,甚至是共用牙刷等,都很容易使自己在不自覺中就染上C肝,因此要多加謹慎留心。

黃志富主任補充,ㄧ般人在進行穿耳洞或戴耳環時,為避免不潔引發感染,會將器具先以75%的酒精進行消毒,但這其實是不夠的,其並無法達到完全滅毒的效果,最好是使用消毒鍋才具有效力。
新藥突破治療瓶頸 C肝需要被重視

黃志富主任提到,過往治療C肝都是施打干擾素,其容易出現疲倦、頭痛、失眠等副作用,使生活品質下降,因而造成患者逃避治療;目前針對C肝治療已經有良好的藥物,但全台50萬名C肝患者中,卻僅有10%接受治療,還約45萬名C肝病人尚未就醫。

黃志富主任解釋,C肝治療結果如此低落,主要是因為居住於都會區的民眾,經濟所得普遍高於偏遠地區,對於自身健康較關心,所以會自主去檢查;偏遠地區或C肝高盛行區,如雲嘉南高高屏,其交通不易、醫療資訊落差大,同時也缺乏衛教觀念,加上C肝無症狀,因此病識感相對較低。

想讓C肝絕跡 定期檢驗是關鍵

黃志富主任提醒,若有肝硬化、肝功能異常,或有肝臟家族病史者,皆是罹患C肝的高危險群;此外,若曾罹患C肝已獲治療者,其並無免疫性,仍有重新感染的機率,因此除了透過日常良好的生活作息外,建議高危險群與已獲得治療者,每半年至ㄧ年就應接受超音波、抽血檢驗,才能捍衛自己的健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776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雙北區域醫院防疫物資中央納管!今(1)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6月1日起雙北區域以上醫院,防疫物資都有中央撥補,安全儲備量可以提升至2倍;另外,民間採購疫苗佛光山與指揮中心討論,郭台銘已濟部洽談。。 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表示,5月3日至27日就已經同意地方醫療院...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1)日中央指揮中心地方政府,每日晚間18時前一定要用Google表單,回報確診者動向資訊,以便中央對病床每日調度;另外,台灣社交距離APP指揮中心已協助183位確診者上傳資料,曾經密切接觸會接受到警告。 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表示,上午晨會已要求地方政府,確診換者...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減少本土疫情對離島衝擊,昨(31)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台灣飛往離島5座機場,包含松山、台中、嘉義、台南、高雄,民眾前往離島前,14天內有症狀一律篩檢,今(1)日宣布再增加基隆港與台中港納入篩檢。 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表示,因應3個離島需要,昨日宣布台灣飛往3...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木森/台北報導】根據國內資料統計數據顯示,全台約有10萬人曾受到眩暈症的困擾,眩暈發作時,感到眼前的事物天旋地轉,嚴重時還會失去平衡感,完全無法站立,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表示,眩暈症可分為「周邊型眩暈」和「中樞型眩暈」2種,中樞型眩暈是最棘手的類型,不過有90%患者都屬於周邊型眩暈...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