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快新聞/全國第三級警戒延長至6/28 陳時中:未遵守者直接開罰

快新聞/全國第三級警戒延長至6 28 陳時中:未遵守者直接開罰

今天指揮中心公布本土確診共211例,另有26例死亡個案,近期更爆出苗栗、新竹電子廠移工屢傳確診。面對嚴峻的疫情,行政院於早上拍板定案將延長全國第三級警戒到6月28日,未遵守者一律開罰。




全台頒布第三級防疫警戒已過去2週,面對居高不下的疫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7)日宣布,因應本土疫情持續嚴峻,全國疫情警戒第三級延長至6月28日止,請全國民眾與政府共同持續努力,嚴守社區防線。相關措施如下

一、民眾外出應全程佩戴口罩,一經查獲有違反情事,將不再勸導,逕予開罰。
二、經公告應關閉的休閒娛樂場所,將嚴查不得營業,並對違法營業的業者、現場執業人員、消費及聚會者,依法分別裁罰。
三、全國餐飲業一律外帶,賣場及超市加強人流管制,並呼籲民眾少去多買,一次購足。
四、結婚不宴客,喪禮不公祭。
五、宗教集會活動全面暫停辦理,宗教場所暫不開放民眾進入。
六、關閉休閒娛樂場、觀展觀賽場所及教育學習場域。
七、停止室內5人以上、室外10人以上之家庭聚會(同住者不計)和社交聚會,並避免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
八、自我健康監測,有症狀應就醫。
九、營業場所及洽公機關(構)應落實人流管制,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
十、職場及工作處所應遵守企業持續營運指引的防疫規定,落實個人及工作場所衛生管理,啟動企業持續營運因應措施,如異地或遠距辦公、彈性時間上班。
十一、公共場域、大眾運輸加強清消。

指揮中心說明,針對近期醫院及長照機構感染事件,指揮中心已請全國醫院停止開放探病(例外情形除外),住院病人的陪病者以1人為限,執行至全國三級警戒降級為止。至於長照機構,除停止開放機構住民探視,也要求非必要性特殊情況,盡量避免住民請假外出,並強化門禁管理,避免不必要的人員進出,同時持續落實每日工作人員、服務對象與陪住人員等體溫及健康監測,掌握其COVID-19暴露風險情形。

指揮中心強調,現在是防疫的關鍵時刻,惟有民眾與政府互相配合、共同抗疫,才可控制疫情,維護全民健康。

(民視新聞網/綜合報導)




相關推薦

嚼檳榔容易造成口腔病變,若是孕婦嚼食檳榔,對於胎兒會有什麼影響?王立文婦產科診所施俊宇醫師表示,研究指出,孕婦嚼檳榔會提高流產、早產的可能性,且嬰兒出生後通常體重較輕、身長較少,影響正常發育,因此建議孕婦因避免嚼食檳榔,以免影響寶寶健康。  嚼食檳榔會增加口腔癌的罹患率,若是孕婦嚼食檳榔,除了會提高...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鍾藝編譯 焦慮為何產生?相信很多人都會認為心理壓力是最大的動因。但事實是,外界的一些除心理外的因素也會導致焦慮的產生。 一名英國的男子總是莫名的焦慮,在經過多次求醫之後,醫生們終於找到了他的病因:他在海軍時反覆接觸有毒物質。就是這些有毒物質,讓他陷入了長久的焦慮。 這名英國男子擔任...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劉超編譯 一些人說他們的關節或背部疼痛會隨著天氣的變化而變化,但是一項新的研究發現關節疼痛和降雨模式之間沒有聯繫。 這項研究分析了超過150萬65歲以上的美國人的醫療保險索賠,以及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每天的降雨量資料。進行保險索賠時,研究人員查看了在雨天和非下雨天的情況下病人就...

閱讀詳情 »

皮膚上長了一顆好大好大的腫塊,裡面好像化膿,但是皮膚表面又沒有開口可以擠出來,這到底是什麼?又該怎麼辦才好?成大醫院皮膚科廖怡貞醫師表示,這類看起來像是超大顆黑頭粉刺的半球狀小瘤,其實是「粉瘤」。廖醫師建議患者切勿自行擠壓,以免發炎造成更嚴重的感染;此外,粉瘤患者應盡早就診,由醫師依症狀處置,即可改...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