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快新聞/全國第三級警戒延長至6/28 陳時中:未遵守者直接開罰

快新聞/全國第三級警戒延長至6 28 陳時中:未遵守者直接開罰

今天指揮中心公布本土確診共211例,另有26例死亡個案,近期更爆出苗栗、新竹電子廠移工屢傳確診。面對嚴峻的疫情,行政院於早上拍板定案將延長全國第三級警戒到6月28日,未遵守者一律開罰。




全台頒布第三級防疫警戒已過去2週,面對居高不下的疫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7)日宣布,因應本土疫情持續嚴峻,全國疫情警戒第三級延長至6月28日止,請全國民眾與政府共同持續努力,嚴守社區防線。相關措施如下

一、民眾外出應全程佩戴口罩,一經查獲有違反情事,將不再勸導,逕予開罰。
二、經公告應關閉的休閒娛樂場所,將嚴查不得營業,並對違法營業的業者、現場執業人員、消費及聚會者,依法分別裁罰。
三、全國餐飲業一律外帶,賣場及超市加強人流管制,並呼籲民眾少去多買,一次購足。
四、結婚不宴客,喪禮不公祭。
五、宗教集會活動全面暫停辦理,宗教場所暫不開放民眾進入。
六、關閉休閒娛樂場、觀展觀賽場所及教育學習場域。
七、停止室內5人以上、室外10人以上之家庭聚會(同住者不計)和社交聚會,並避免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
八、自我健康監測,有症狀應就醫。
九、營業場所及洽公機關(構)應落實人流管制,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
十、職場及工作處所應遵守企業持續營運指引的防疫規定,落實個人及工作場所衛生管理,啟動企業持續營運因應措施,如異地或遠距辦公、彈性時間上班。
十一、公共場域、大眾運輸加強清消。

指揮中心說明,針對近期醫院及長照機構感染事件,指揮中心已請全國醫院停止開放探病(例外情形除外),住院病人的陪病者以1人為限,執行至全國三級警戒降級為止。至於長照機構,除停止開放機構住民探視,也要求非必要性特殊情況,盡量避免住民請假外出,並強化門禁管理,避免不必要的人員進出,同時持續落實每日工作人員、服務對象與陪住人員等體溫及健康監測,掌握其COVID-19暴露風險情形。

指揮中心強調,現在是防疫的關鍵時刻,惟有民眾與政府互相配合、共同抗疫,才可控制疫情,維護全民健康。

(民視新聞網/綜合報導)




相關推薦

▲(照/翻攝自台大醫院)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防疫期間,各大醫院看病、領藥規則隨時都有變動,民眾得特別留意!台大醫院今(10)日就宣布,因應疫情期間有到醫院領藥需求的民眾,為減少其在醫院停留時間,請民眾多利用連續處方箋第2、3次領藥網路預約服務。 台大醫院指出,為兼顧民眾用藥需求,並減少...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一場新冠肺炎疫情,讓世界看見台灣的管理能力,不只醫療,現在連加工肉品出口也有好消息!食藥署今(10)日宣布新加坡傳來好消息,該國食品局核准台灣新增4家業者出口加工肉品,這是在疫情打亂原本必須「實地查核」後才放行的管理措施後,新加坡主...

閱讀詳情 »

現代人生活離不開3C,上班用電腦、下班用手機,長時間姿勢不當就容易出現痠痛症狀。市售的「紅外線燈」標榜可以促進循環、改善疼痛僵硬症狀,但長期照射皮膚會不會曬黑呢?佑康復健科診所院長張凱翔醫師表示,紅外線燈與會曬黑的紫外線的波長不同,並不會造成皮膚曬黑,但是使用時要注意照燈的時間與距離,才能避免皮膚灼...

閱讀詳情 »

70歲嬤上廁所頻頻暈眩,原來是耳石脫落 暈眩通常病因: 神經科門診有許多主訴頭暈的病患,我們發現有很多人服用了不必要的「抗眩暈」藥物,或是引用了錯誤的訊息,造成了不必要的恐慌。 頭暈的輕重因人而異,有些人只是「昏昏的」,「浮浮的」,或是「頭重腳輕」,比較厲害的暈眩指的是感覺周遭環境或身體在旋轉,更嚴...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