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快新聞/北市確診死亡個案晚2個月才通報!黃珊珊認錯了

快新聞/北市確診死亡個案晚2個月才通報!黃珊珊認錯了

疫情指揮中心昨公布1例本土確診、4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例死亡。疫情指揮官陳時中說明,該死亡案例在6月27日已經死亡,但就診醫院並未通報,整整晚了兩個月,而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今解釋,是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人員在通報時漏填了死亡日期,所以中央才搜不到資料,但未來也會加強檢討、改善。

黃珊珊解釋,通過慰問金補償辦法後,社會局很主動去蒐集在北市殯葬處火化的相關資料,主動通知家屬可以來申請補助金。此個案情況比較特殊,家屬有來申請,北市也有該案例的死亡證明,所以就核發了。

黃珊珊說,因為中央同樣也是可以申請COVID-19慰問金,所以該案例家屬又去中央申請了一次,但中央沒有該案的死亡通報,才會發現這個案例。

黃珊珊指出,通報流程是確診後上傳系統,確診個案死亡後,醫院端必須將資料上傳兩個平台,一個是一般死亡, 另一個是法定傳染病死亡通報,而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的人員都有上傳該個案的死亡證明、病歷摘要到2個通報平台,但該人員漏填了死亡日期,等於他有上傳但沒有完成流程,為人為疏漏。

黃珊珊表示,中央是用「死亡日期」去蒐集相關通報,因此就沒有搜尋到該確診死亡個案,市府發現後也有趕快去補列,所以才會發生所謂的「校正回歸」,這個案子也把前因後果查清楚,主要是人為疏漏。

黃珊珊提到,從這個事件可檢討通報機制應該要再去做修正,對於人員在執行通報上有疏漏,她則強調之後會加強檢討,改善。


(民視新聞網/綜合報導)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王佐銘 王聿瀠 李文成 /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2)日公布國內新增251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50例本土及1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26例死亡。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250例本土病例,為116例男性、134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100多歲,發病日...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王佐銘/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2)日表示,首批莫德納(Moderna)疫苗15萬劑中,7.5萬劑已於6月9日配送提供全國COVID-19專責醫療院所(包括設置專責病房或負壓隔離病房或採檢院所),以提供尚未接種COVID-19疫苗的第一線照顧病患醫事及非醫事人員接種服務,截...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夏天到了,天氣悶熱潮溼,又到了女性私密處容易鬧搔癢不舒服的季節。事實上,相關統計數據指出,高達75%的女性一生中至少得過一次陰道炎,儘管是小毛病,卻可能因為羞於啟齒變成大麻煩,高雄長庚醫院藥劑部藥師陳一伶就整理出女性5大常見私密處疑問,一一解答。 問題一,私密處不舒服...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端午連假,既然防疫優先出不了門,在家當然得要吃顆粽子來應景慶祝,但粽子熱量高,人人皆知,要如何聰明吃才能保住體重不失控?營養師提供幾個簡單原則供民眾參考。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營養科營養師何宜蓁表示,台灣粽子種類繁多,得先了解粽子特色,才能聰明挑對粽子,南部粽的特...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