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快新聞/北部醫院群聚案 陳時中下午親上火線記者會說明

快新聞/北部醫院群聚案 陳時中下午親上火線記者會說明

針對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下午再召開記者會,由指揮官陳時中說明疫情及防疫作為等事宜。

北部某醫院發生一照顧確診病患的醫師(案838)與護理師(案839)染疫的院內感染事件,陳時中昨晚上10時突然緊急召開記者會,公布新增同院另一名確診的護理師(案852)。陳時中今再緊急親自主持記者會,說明國內最新疫情。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有851例確診,分別為753例境外移入,59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2例航空器感染及1例不明;另1例(案530)移除為空號。確診個案中7人死亡。

(民視新聞網/綜合報導)

相關推薦

燒傷發生後,難免會留下疤痕,尤其是二度以上燒傷,因傷及皮膚真皮層,不僅需要尋求醫療協助,術後傷口照料也不可馬虎,才能加速傷口癒合,減少疤痕形成。  燒傷後除疤是一條漫長的過程,若能從傷口形成初期,把握傷後6個月的黃金恢復期,積極配合醫師或復健師指示,運用不同方式處理傷口或進行復健,不僅能降低疤痕出現...

閱讀詳情 »

糖尿病治療的藥物這麼多元,健爺爺可以怎麼選,才是最好的治療組合呢?  台灣糖尿病的人口眾多,且年齡層逐漸下降。一般而言,糖尿病是因為自體胰島素分泌不足或功能發生異常,導致飲食後血液中的葡萄糖無法被身體各部位細胞正常代謝利用,以至於血糖升高,甚至部分葡萄醣會由尿液排出,也就是所謂的「糖尿病」。 治療糖...

閱讀詳情 »

淋巴癌雖然是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的第九名,但若能早期發現,治癒率可達7成。今天Mary要來跟大家分享淋巴癌的身體警訊!  淋巴癌的症狀可歸納成4點「燒、腫、汗、瘦」,隨時留心身體警訊,可望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1. 燒:突然出現不明原因的發燒,反覆燒到38、39度。 2. 腫:淋巴結腫大,但附近卻沒有明...

閱讀詳情 »

胃潰瘍、萎縮性胃炎、胃息肉等某些慢性胃病目前已被公認為癌前期病變。這就提醒有胃病家族史、又反覆出現胃痛症狀的人,一定要提高警惕。避免悲劇再次發生:   五個信號預警「胃癌」 1、上腹部疼痛 此為胃癌最常見的症狀。開始為間歇性的隱隱作痛,常常診斷為胃炎或潰瘍病等。 2、上腹部不適 多為飽脹...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