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快新聞/拍板! 全國各級學校停止到校上課延長至6/14止

快新聞/拍板! 全國各級學校停止到校上課延長至6 14止

國內本土疫情嚴峻,教育部18日宣布自19日起至28日,全國各級學校及公私立幼兒園停止到校上課。不過,國內疫情不見趨緩,教育部長潘文忠今天拍板,為降低群聚感染之風險,維護學校師生健康及學習權益,全國各級學校及公私立幼兒園停止到校上課延長至6月14日止。

教育部18日宣布大專校院及高中以下學校改採線上教學,學生居家遠端學習不到校,線上教學為正式課程,暑假期間不另行補課為原則。另外,兒童課後照顧服務中心、補習班等各類教育機構也同時配合停課。

但國內疫情不見趨緩,全國各級學校學生確診增至145例,教育部是否因此宣布延長停課?潘文忠表示,為降低群聚感染之風險,維護學校師生健康及學習權益,全國各級學校及公私立幼兒園停止到校上課延長至6月14日止。

快新聞/拍板! 全國各級學校停止到校上課延長至6 14止全國停課延長至6/14止。(圖/指揮中心提供)

教育部提供之相關支援與配套如下:

一、家長服務:延長停止到校期間,若家中有12歲以下學童及身心障礙子女需照顧者,家長可請「防疫照顧假」;高中以下學生(含幼兒園)之家長因故無法在家照顧或學生無法進行居家學習者,學校(含幼兒園)仍會安排人力,提供學生到校學習、照顧及用餐;居家線上學習期間,也將持續強化弱勢學生關懷機制,讓用餐協助不中斷。

二、擴充線上教學資源:

(一) 教育部會持續擴充線上教學與學習輔助資源,包含於教育部因材網YouTube頻道擴充各類課程之單元學習資源,國家教育研究院與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合作開發「DeltaMOOCx台達磨課師」YouTube頻道,提供高中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球科學等五學科學習資源,以及技術型高中數學和電機與電子群科的核心科目學習資源。

(二) 每日於公視3台播放之「疫起線上看」教學節目,自今日(25日)起於台視綜合台隔日上午重播,透過不同時段搭配,提供師生更多居家學習管道。

(三) 教師如在線上遠距教學遭遇視訊軟體、線上教學技巧、線上教學資源等問題,除可參考「教育部線上教學便利包」外,亦可加入臉書「台灣線上同步教學社群」,依照「主題」查詢輔助資源或尋找諮詢協助。

 教育部「線上教學便利包」:https://learning.nchu.cloud.edu.tw/onlinelearning/

臉書「台灣線上同步教學社群」: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011192722620224/

「DeltaMOOCx台達磨課師」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yDIP-h6xNBAiXITkbvubhA/videos

三、 高中以下學校畢業生之畢業考、期末考與補考:國小六年級、國中九年級及高中三年級學生之畢業考、期末考與補考,各校可採多元方式進行評量。

四、畢業典禮停止辦理:為持續落實防疫工作,請各級學校及公私立幼兒園畢業典禮配合停辦,如需辦理,採線上轉播方式辦理,避免不必要之移動、活動或集會。

五、國中教育會考:大陸考場暨補行考試之辦理,仍於110年6月5日及6日舉行,並於 6月11日寄發國中會考成績單,另高級中等學校及五專各入學管道之相關招生作業,亦依據修正後之日程表配合辦理。

六、教職員工出勤管理及教師授課形式:全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因應疫情停止到校,進行居家線上學習。有關教職員工(含兼行政職務教師、兼任及代理教師)出勤管理及教師授課形式,在維持基本校務運作及線上學習需要之前提下,仍採彈性、從寬處理原則。

(民視新聞網/綜合報導)

相關推薦

爽爆新聞網/記者林建鋒/台中報導 昨天(22日)傳出台灣出口美國的金針菇被驗出可能造成孕婦死胎、流產的「李斯特菌」,引發孕婦恐慌。台中茂盛醫院家醫科呂昀珊醫師提醒,此菌致死率高達26%,還可能引發新生兒腦膜炎,呼籲孕婦千萬不要生食,兒童與免疫力低下的族群也要避免中招。此外,凡是生菜、水果、生肉、加工...

閱讀詳情 »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整理 資料來源/美國癌症協會(ACS) 近來綜橫演藝圈近一甲子的藝人因胰臟癌離世。胰臟癌要如何早期發現?胰臟位在後腹膜腔,發生病變時多半沒有症狀。因此,早期的胰臟癌是沒有什麼症狀的。隨著腫瘤漸漸擴大,就會陸續出現上腹痛、背痛、黃疸、體重減輕、噁心及噁吐等症狀。 胰...

閱讀詳情 »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輯部 資料來源/林人傑醫師 寒風陣陣吹,眼睛易感乾澀,尤其是年長者及長時間使用3C產品的族群更有感,常見淚水狂飆、視線模糊、眼睛癢、有異物感,即使眨眼或點眼藥水都無法改善,51歲的陳太太一早睡醒睜不開眼,點了眼藥水後,仍只能困難且緩慢張開雙眼,北上就醫,希望解決...

閱讀詳情 »

源自臺灣,引領世界 「對,這個點,燒!」 二○二○年十月,臺北榮民總醫院(簡稱北榮)心導管室裡,三、四位主治醫師、總醫師,目不轉睛地緊盯著心臟電氣生理訊號記錄螢幕,和立體定位儀的2D、3D影像,觀察導管在患者心臟裡偵測到的異常放電位置,並且透過麥克風,向隔著一道玻璃牆的手術室發號施令。 手術室裡,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