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快新聞/新加坡7/12放寬社交聚會限制 年底有望出國旅遊免隔離

快新聞/新加坡7 12放寬社交聚會限制 年底有望出國旅遊免隔離

北農疫情延燒,截至昨晚,環南市場已有41人PCR篩檢陽性,指揮官陳時中也坦言,這時候解封「不是時候」,台北市長柯文哲昨也表示要觀望到7月15日才能看到防疫成效,他也舉例新加坡模式,要學會和「疫情共存」。而新加坡日前也實施階段性封城,近來效果良好,預計在7月12日開放社交限制且熟食中心(Food Court)允許2人以上共食。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全台延長三級警戒到7月12日,近來因北農事件延燒,環南市場截至昨天為止已累計41人PCR陽性,並擴大周遭相關人員篩檢、匡列。台北市長柯文哲昨坦言的確是要「反省一下」之前的防疫政策,並表示疫情至少要觀察到7月15日才能談下一步的解封限制。

柯文哲昨也提到台灣應效仿新加坡模式,學會與「疫情共存」。新加坡政府實施階段性限制,第一階段只允民眾外出採買日常用品與食物,相關社交聚會一律禁止,違者會被處以鉅額罰款;第二階段開放部分零售商店、體育館運營,食堂只能外帶不能內用;第三階段則則開放基礎社交、商業聚會,食堂允最多2人共食,室內聚會仍限制5人為限。

隨著新加坡疫情趨緩,政府宣布7月12日開始將允許共食人數上限,且目前新加坡預計在7月下旬就能讓一半以上的人口接種第2劑疫苗。新加坡國防部高級政務部長王乙康透露,今年底新加坡就有望開放民眾出國休閒旅遊,並允回國後不必執行居家隔離。

開放地區包括疫苗接種率高和低感染率的國家,例如美國、香港和歐盟。新加坡衛生部發聲明說:「隨着我們進入抗疫新階段,重點將放在遏止病毒傳播和替民眾接種疫苗,向新常態邁出一步。」

傳染病專科醫生梁浩楠也說,列出病例到訪的地點並不能防止新的確診病例,「人們更須意識到,病毒可以在任何地方傳播,不論是住家、商場或辦公地點等,大家應在每個地方提高警惕,不單單是病例到過的地點。」他認為,提供疫苗接種數據能顯示疫苗對減緩重症的成效,鼓勵更多人去接種。

(民視新聞網/綜合報導)


相關推薦

撰文/林玫妮、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一個人從青年期到發育完全,肺部最健康的時期,大約在20至25歲,過了這個時間點,功能便會緩慢地逐漸下降,適當的運動與調節,就變成保養肺部的一項大重點。   多做擴胸運動 成大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蘇柏嵐表示,胸腔復健運動是個不管在哪裡都可以做...

閱讀詳情 »

撰文/林玫妮、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在中醫的觀點裡,「中風」即為一般的腦溢血或腦血管阻塞,當發病時,往往令人措手不及,症狀變化快速,如自然界之風瞬息萬變,故稱之為「中風」。 大家都知道,發生中風的族群,多和糖尿病、三高或是各類心血管疾病有關,當血脂肪太多,產生動脈硬化、血壓異常,長時...

閱讀詳情 »

家中過期或未吃完的藥品,該怎麼處理才好?哪些藥物可以直接丟棄,哪些藥物需要特別處理呢?三軍總醫院臨床藥學部資深藥師葉爵榮藥師表示,其實一般常見的藥物都可以自行分類後丟棄,但仍有少部分藥品需要交由各大醫院或社區藥局的藥品回收站處理,以免造成環境污染。  過期、變質、不再使用的藥物該如何處理?其實大部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