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快新聞/新北幼兒園群聚案 醫曝台灣恐已無意識防了Delta一個月

快新聞/新北幼兒園群聚案 醫曝台灣恐已無意識防了Delta一個月

新北市幼兒園群聚感染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日坦言病毒基因定序可能是Delta或其他變異株。衛福部草屯療養院醫師沈政男認為,如果Delta在一個月前就已進入新北某幼兒園,那近一個月來的新北新增很可能也是Delta。不過沈政男提到,台灣現在多了一個防疫利器「疫苗覆蓋率」,所以疫情到現在沒有造成嚴重社區傳播,且台灣人至今都還能把口罩戴好。

新北幼兒園群聚案擴大,沈政男昨日在臉書發文說,「疫情邁入新階段 一則以憂一則以喜」,如果是Delta,台灣一揮別Alpha,隨即進入了Delta疫情階段。他指出,從家長的Ct值可以發現,最大值已達29,可見此一群聚至少已經傳了幾週了;再看老師的Ct值小於家長,可見源頭應該是某位家長,然後藉由幼兒傳給其他家長。

沈政男提到,從傳染幾週,目前已感染16例來看,雖然是Delta,但R值(傳染給多少人)並不大,很可能被防疫手段壓在1到2之間。 他解釋,R值約1到2的另一個證據是近一個月來,雙北案例也呈現零星增加狀態,歸零幾天又冒出新增,一直有一個尾巴拉在後頭斷不掉。「其實,如果說Delta在一個月前就已進入新北某幼兒園,那麼,近一個月來的新北新增,很可能也是Delta。」

沈政男說明,先前的Alpha以R=0.6的速度下降,到了新增個位數以後,竟然停了下來,拉出一個又臭又長的尾巴,當時不知是怎麼回事,現在可以看出,「原來,這條尾巴底下藏了另一隻病毒Delta啊!」所以Delta在大家走出三級警戒,開始開心內用的時候,悄悄進到社區了,「竟然,在不知不覺中,大家已經防了Delta一個月了」。

不過沈政男說,大家無意識地防了一個月,疫情也沒有失控,甚至社區只有零星案例,卻是令人可以稍稍放心之處,「一則以憂,一則以喜,就是這個意思」。 他認為,若是Delta,內用恐怕要重新檢討,但是否升為三級警戒,就要看新增案例狀況,必要時當然也不能排除。接著沈政男表示,還好,比起六月的屏東Delta,現在台灣多了一個防疫利器,也就是「疫苗覆蓋率」。他說,某幼兒園疫情至今沒有造成嚴重社區傳播,恐怕疫苗發揮了一些保護力,雖然打疫苗還是被感染,但還好台灣人至今幾乎都能戴上口罩。

沈政男也提到,進入Delta階段以後,最重要的防疫主軸依然是「一定要將病毒圍堵到一隻不剩,連一隻都不可以容許存在」。打了疫苗,繼續戴口罩,繼續拉出社交距離,就是要把病毒清光,疫調匡列與隔離的用意也是如此。

沈政男認為,以台灣的非藥物防疫強度加上疫苗,即使來到Delta階段,「還是可以清零!」即使不能清零,在過程裡不放鬆地壓制病毒,才能保住防疫成果,不至於失控,「至於什麼中秋烤不烤肉,拜託,我去年就講了,你今年一樣無法跨年啦。」

沈政男提醒,紐西蘭也被Delta入侵,每日仍有新增20餘例,而且必須四級封城,「原因就出在他們後來幾乎都不戴口罩了」。所以大家應謹慎一點,寧嚴勿鬆,大家一起把這波Delta疫情搞定,確定沒事以後再來放鬆,會比較妥當。

(民視新聞網/綜合報導)

相關推薦

瑞德西韋若要量產,勢必要能做到合成公斤級以上。(圖/取自CDC網站) 優傳媒記者湯佳玲/台北報導 對抗新冠肺炎的藥物「瑞德西韋(Remdesivir)」為全球確診患者帶來希望,國家衛生研究院、中央研究院日前陸續宣佈完成瑞德西韋「公克級」的合成任務,這代表台灣的科學實驗室有能力自行...

閱讀詳情 »

▲(照/亞大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奇怪!拍起照來怎麼「鏡頭總是霧霧的」怎麼擦都擦不乾淨?一名50歲熱愛假日爬山拍攝風景的婦人近來就碰上這樣的怪現象,一度以為是相機故障,沒想到就醫檢查,竟被醫師發現其實是黃斑部水腫在作怪,如果再晚一步,視力恐將無法改善。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眼科醫學...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有女性朋友因為擔心感染武漢肺炎,不敢去上公共廁所,生理期間也都隱忍到回家才更換衛生棉,婦產科醫師提醒,衛生棉應1至3小時就更換,長時間不更換恐增感染風險。當心「上面」呼吸道還沒被感染,反倒「下面」陰道先感染了。  衛生棉或護墊 應每1至3小時更換 南投醫院婦...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第2次武漢包機,由台灣華航與中國東航分別載回361人,乘客是否符合我方要求的防疫優先、弱勢優先原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1)日表示,此趟包機18歲以下兒童比例近5分之1,比例相當不低,而一夜兩度進出機場,分赴3集中檢疫所督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