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快新聞/日贈台疫苗屢遭疑有交換條件 謝長廷:第一線的自己能明確說「沒有」

快新聞/日贈台疫苗屢遭疑有交換條件 謝長廷:第一線的自己能明確說「沒有」

日本三度捐贈台灣疫苗,總數來到334萬劑,指揮中心也感謝日本的援助,但外界屢有猜測說「支援疫苗的背後是不是有交換條件?」,諸如食品解禁等。對此,駐日代表謝長廷晚間在臉書發文強調,作為在第一線處理的自己,可以明確清楚的講,事實上沒有任何附加條件。

謝長廷表示,日本在緊要關頭,三次支援台灣疫苗共334萬劑,掀起台灣社會巨大的感動聲浪。但也有少數人在臉書留言或以其他方式質疑說「支援疫苗的背後是不是有交換條件?」,例如要求食品解禁等等。

對此,謝長廷強調,作為在第一線處理的自己,可以明確清楚的講,事實上沒有任何附加條件。

謝長廷說明,依照日本的文化特性,他們也不可能在給對方幫助的時候提附加條件的要求,因為這會使善意變成交易。他指出,交易是依對價透過交涉談判而爭取有利的條件,那是另一套邏輯和規則,日本把疫苗支援定位在「過去相互善意支援」的回報,不是當做交易。

至於有關東北食物的問題,謝長廷說,他曾多次回覆網友並說明立場,有核汙染的食品才叫核食,他反對核食進口台灣。但是沒有污染的食品,就是東北食品或是福島食品,他則贊成開放進口。

謝長廷指出,是否有污染問題,應由科學檢驗來判定。他舉例,東北大地震已經十年了,全世界國家例如歐盟、美國、紐澳、新加坡、香港等都放寬解禁,只有中國、台灣還嚴格禁止,日本當然關心這個議題,雖然提供疫苗時沒有附帶要求,但不表示他們就不在乎或是不重視此事。所以當日本在談CPTPP這種涉及自由貿易的議題時,政府系統的官員都是講「歡迎」台灣加入,而不是「支持」台灣加入。

謝長廷點出,這跟國會議員不同,這件事性質倒是比較接近交易,需要條件和談判。大家應瞭解他們語言使用背後的深層心理跟文化特性,才不會在重要政策上做出樂觀的誤判。

(民視新聞網/綜合報導)

相關推薦

日本贈台的124萬AZ疫苗開打,高雄市政府宣布15日開始87歲以上長者優先接種,高雄市長陳其邁也承諾,長輩接種不用排隊、不用預約、一定打得到。針對行動不便長期臥床的年長者,陳其邁今(13)日說明,會提供到宅接種服務,目前已造冊3601位居家護理及578位完全臥床的長輩。陳其邁說明,如果是長期臥床居家...

閱讀詳情 »

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委託台康生技向衛福部申請購買BNT疫苗,但中國上海復星醫藥公司表示,台灣的代理權在復星,任何採購必須走復星。對此,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回應,尊重上海復星的代理權,但不要干擾台灣購買疫苗。近來包括郭董等人均有意採購BNT疫苗,不過中國上海復星醫藥公司在股東大會向投資人表示,...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COVID-19(武漢肺炎)新增174例本土個案,確診個案中新增26例死亡。確診縣市分布中,新北市確診數重回「2位數」,新增81例。新北市長侯友宜下午在記者會上公布最新統計資料,新北有5616例確診個案,新增確診個案中,中和區新增15例、板橋區新增13例。侯友宜要市民不要...

閱讀詳情 »

本土疫情延燒,不少醫療院所出現醫護、病患確診。對於外界質疑台大醫院「蓋牌」院內疫情,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今回應,全國自5/17就每週針對醫護人員、病患、陪病者做例行性採檢,當然就會發現確診者,並列入院內確診事件、上報衛生局與疾管署系統,後續接觸者隔離與追蹤也都有一定的SOP,絕無隱匿,...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