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快新聞/本土再增12例、無死亡! 台北7例最多、新北5

快新聞/本土再增12例 無死亡! 台北7例最多 新北5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5)日公布國內新增13例COVID-19確診病例,分別為12例本土個案及1例境外移入;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案例。個案分佈以台北市7例最多,其次為新北市5例。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12例本土病例(其中5例為居家隔離期間或期滿檢驗陽性者),為6例男性、6例女性,年齡介於20多歲至70多歲,發病日介於2021年7月23日至7月24日。個案分布以臺北市7例為最多,其次為新北市5例;其中10例為已知感染源、1例關聯不明、1例疫調中,將持續進行疫情調查,以釐清感染源。

快新聞/本土再增12例 無死亡! 台北7例最多 新北5中央公布本土確診病例(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指揮中心指出,近期確診個案解隔離情形,5月11日至7月23日累計公布14,336位確診個案中,已有12,555人解除隔離,解隔離人數達確診人數87.6%。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1例境外移入(案15673),為本國籍60多歲女性,7月11日自緬甸返臺,入境後至防疫旅館居家檢疫,7月14日因同行者(案15408)確診,被改列為居家隔離對象且持續於防疫旅館隔離,7月23日隔離期滿前採檢,於今日確診(Ct值35);個案在臺期間並無症狀,且檢疫與隔離期間未與他人接觸,故無匡列接觸者。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911,604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1、895、377例排除),其中15,571例確診,分別為1,256例境外移入,14,262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2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另累計108例移除為空號。2020年起累計786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778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391例、臺北市295例、基隆市27例、桃園市24例、彰化縣14例、新竹縣11例、臺中市4例、苗栗縣3例、宜蘭縣及花蓮縣各2例,臺東縣、雲林縣、南投縣、高雄市及屏東縣各1例;另8例為境外移入。

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民視新聞網/綜合報導)

相關推薦

衛視中文台《請問你是哪裡人》日前邀請包偉銘、林利霏、吳東諺、禹安及阿諾上節目分享自己的助眠的好秘方。阿諾說自己是個淺眠睡著又會一直做夢的人,連睡著都會夢見製作人對她大吼要她眼睛睜開,結果就是越睡越累,為了助眠她自創「比讚睡眠法」,原本大家以為她在胡扯,沒想到于美人跟著照做後,就算站著仍是猛打哈欠,還...

閱讀詳情 »

▲(照/疾管署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哈格比颱風外圍環流及低壓帶影響,台灣不少地區都有強降雨,而大雨過後,疾管署提醒,在這新冠肺炎防疫期間,還得費心多提防其他4種傳染病可能蠢蠢欲動,包括登革熱、鉤端螺旋體、類鼻疽以及破傷風,皆有可能在大雨後上身,民眾應該落實環境清潔與整頓,並確實做好...

閱讀詳情 »

▲(照/疾管署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新冠肺炎肆虐下,中國又爆出新病毒疫情,根據外電報導,中國當地今年以來已有超過60人染病,7人死亡。而經由蜱叮咬傳染的「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症(SFTS)」,去年11月台灣也發現首例,當時便懷疑可能是候鳥帶蜱跨越國境而來,並在今年4月列入法定傳染病...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採訪報導) 去年國人10大死因,有一半疾病與代謝症候群有關,其中腰圍是評估代謝症候群重要指標之一,根據國健署2018年成人預防保健資料顯示,全台40至64歲中年人口逾5成腰圍過粗、三高中有一項異常,45歲後女性的代謝症候群增長率更是男性的2倍,國健署署長王英偉呼籲民眾養成良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