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快新聞/醫護粉專曝出遊人潮 網嚇傻「真的別當巨嬰」:出事又來怪政府

快新聞/醫護粉專曝出遊人潮 網嚇傻「真的別當巨嬰」:出事又來怪政府

今天台灣新增13例COVID-19本土病例,隨著民眾逐漸恢復正常的生活節奏,外界不免擔心疫情是否將再度失控。臉書醫護粉專「MedPartner 美的好朋友」發文呼籲「大家一定要提高警覺」,週末出遊的人潮真的太多了,看得出來很多人都鬆懈了。下方網友留言也說,「不要等到出事後,才又來怪政府,真的別當巨嬰!」

台灣疫情逐漸趨緩,連續兩天本土確診加零,不過疫情指揮中心公布,今天新增13例COVID-19本土病例,其中新北11例,近日還接連爆出板橋大遠百櫃姐確診、三峽家庭群聚9人染疫。

稍早,醫護粉專「MedPartner 美的好朋友」透過臉書發文表示,週末出遊的人潮真的太多了,看得出來很多人都鬆懈了,提醒出門的民眾保持社交距離,「大家一定要提高警覺!」,在未正式降級前絕對不能鬆懈,「大家加油繼續努力防疫!」

貼文下方有網友相當憂心,表示南部最近也開始鬆懈了,飲料店、小吃店出現許多不掃實聯制的客人,店家沒有嚴格要求,真的很擔心疫情會再度爆發。「請大家不要忘記5月份才剛發生的事,不要等到出事後,才又來怪政府,真的別當巨嬰!」

此外,也有人留言說,現在很多還沒打疫苗的朋友,已經馬上要約出去玩了。更有人直呼「餐廳內用很可怕」,烤肉、火鍋店,完全不甩餐飲防疫規定,完全大開放,有的餐廳連QRcode都不掃了。

今天下午總統蔡英文也透過臉書提醒,「疫情變化仍多,我們絕不能大意」,這陣子大家逐漸恢復外出逛街、用餐的生活節奏,不過病毒難纏,社區中依然可能存在著威脅,「嚴峻的國際疫情也告訴我們,如果不夠小心,疫情隨時可能再次爆發!」

(民視新聞網/綜合報導)

相關推薦

寶寶感染病毒性腸胃炎該怎麼辦?除了看醫師、遵照治療外,寶寶的飲食上也要做調整,該怎麼做呢?讓Mary來告訴你~  1. 注意補充水份與電解質。 2. 飲食清淡、少量多餐。 3. 可降低牛奶沖泡的濃度。 4. 除非連續嘔吐需禁食4-6小時,否則通常不需要禁食。 圖文創作:健談資料來源:國民健康署 健康...

閱讀詳情 »

退化並不等於老化,更不一定等於失智!台灣一名高齡70多歲老翁,因漸進性動作遲緩,走路不穩,左腳不聽使喚,記憶力減退,家人以為爸爸開始失智,經醫院檢查,透過腦部核磁共振(MRI)竟發現右腦運動區長出一顆4至5公分的腦膜瘤。替該名患者診治的台灣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院院長蔡清標表示,腦膜瘤是僅次於神經膠質瘤,...

閱讀詳情 »

黃瓜是餐桌上的“平民”蔬菜,以其營養、價廉大受青睞,尤其是女性朋友。新鮮黃瓜中含有的丙醇二酸,能有效地抑製糖類物質轉化為脂肪。因此又被大家認為是健康塑身的好蔬菜。但是黃瓜在食用過程中也有宜食與不宜食的區別。今天就跟小編來了解一下。 黃瓜果肉脆甜多汁,清香可口,它含有膠質、果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