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快新聞/開放內用病毒仍沒傳開 沈政男「只能被消滅了」

快新聞/開放內用病毒仍沒傳開 沈政男「只能被消滅了」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8)日公布國內新增6例COVID-19本土確診病例,無新增死亡案例。近期疫情趨緩,衛福部草屯療養院醫師沈政男今日在臉書上提到,如果開放內用後,病毒仍然沒有傳開,「那麼可以樂觀的是,它們只有被消滅這條路可走。」

「今天新增的台電群聚是怎麼回事?」沈政男說明,其實很簡單,就是有人在外頭社交群聚,然後把病毒帶進了辦公室,不過他也說道,這類職場傳染通常不會太嚴重,因為大家都有在注意,事情很快就會落幕,「只是,那類社交群聚,不知伊於胡底。如果短期內台灣不能清零,我先說了,不要說我預測不準,是這個社會圍堵不了他們。」

沈政男指出,現在比較讓人放心的是,開放內用以來,似乎沒有產生餐廳內感染,「但這前提是最近的新增案例,都已查出了感染源」,假如像花蓮家族旅遊的感染源頭沒有查出來,而且無法排除是降級內用以後,在公共場所感染,那麼事情就麻煩了,但他也表示,還好以如今新增規模來看,應該不是如此,「如果內用以後,病毒仍然傳不開,那麼可以樂觀的是,它們只有被消滅這條路可走。」

(民視新聞網/綜合報導)


相關推薦

一份《各出生月份的易罹病種類》是外國大學調查170萬名患者之後整理出來、有憑有據的統計報告!大家看看自己出生的月份容易罹患什麼疾病吧!據說5月出生的孩子最健康喔~    這一份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究團隊發表的報告,這份論文收集了1985年~2013年間約170萬名患者的資料整理而...

閱讀詳情 »

  (翻攝自toutiao,下同) 昨天有位朋友給我發信息,問我是否聽說過嬰兒「毒刺」?當時的我愣了一下,說真的我還是第一次聽說。 為了解這種嬰兒毒刺,我特意上網查詢了很久。關於這一說法,每個地方的叫法都不同,有些地方叫「拔毒刺」,還有的地方叫豬毛瘋、貓毛、豬毛丹、豬毛刺、寒毛丁等等。 ...

閱讀詳情 »

來自澳洲的一位母親在八年前生下了一對雙胞胎女兒,然而在她懷孕初期,發現這對雙胞胎兩個寶寶共用一個羊膜,所以在母親子宮裡的時候會發生臍帶互相 纏繞的情況。從懷孕32周開始他們夫妻每天都過得提心吊膽。最後夫妻倆決定剖腹產,而這對雙胞胎姐妹的平安降生就連醫生都相當驚訝。因為他們的的臍帶,已 經完全纏繞在...

閱讀詳情 »

現代人生活忙碌,工作壓力大,有時覺得忙到喘不過氣來了嗎?長庚醫院專任臨床心理師吳家碩提醒,長期承受龐大的壓力會對健康造成嚴重的影響,因此在辛勤工作之餘,也應正視個人心理與生理的健康狀況,適度休息、找人聊聊、運動、戶外踏青或從事休閒活動都是良好的紓壓方式之一喔!  工作讓你壓力好大嗎?花一分鐘自我檢測...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